淺析中國古代科學(下)


中國古代科學的一大特點是很少採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正因為此,許多人認為中國古代沒有真正的科學。
事實上,中國古代是走了一條不同的科學道路。而選擇甚麼樣的科學發展道路,與社會整體狀態有很大關係。
當人變得越來越複雜、狡猾,「心靈科學」的路就對人類關上了大門。到這時候,「實證科學」似乎就成了唯一的路。
中國的「心靈科學」(或「道德科學」)需要人維持在較高的道德水平。因為宇宙的深層奧祕不會展現給「心靈的瞎子」,當人變得越來越複雜、狡猾,「心靈科學」的路就對人類關上了大門。到這時候,「實證科學」似乎就成了唯一的路。

中國古代科學沒有定量分析
對中國古代科學有了一些認識之後,就不難理解,中國古代科學沒有現代科學的定量分析,也不會出現西方這種實證科學。
現代實證科學是在人類整體道德下滑時出現的,人們很難意識到這一點,因為人人都覺得自己不錯,其實已經差遠了。
瞎子摸象是人們熟悉的故事。瞎子看不見大象,只能用手去摸,因此比視力正常的人多了「摸」這樣的過程,而且對「摸」到的是甚麼亂猜一氣。瞎子多了「摸」的過程,是不是比視力正常的人高明呢?瞎子亂猜一氣的分析、推理是不是就比視力正常的人看到的正確呢?顯然不是。
視力正常的人用眼睛就可以看清了大象,即具有看清大象的能力,無需藉助「摸」的方法。「心靈失明」的西方實證科學用的就是瞎子摸象式的方法,只能夠藉助於儀器來做研究(用儀器探測就像是瞎子「摸」的過程),為了給「摸到的東西」一個說法,而研究人員又不能直接讀懂儀器測到的原始信號,這就需要把儀器探測到的信號,轉化成人能夠理解的形式。
這種轉化就需要一種工具:現代數學和邏輯分析相當於研究人員和測量儀器之間的翻譯器。即現代科學的定量分析只是給「摸到的東西」一個解釋、一個說法、甚至猜測,就起了這麼一個作用而已。至於這個中間過程過濾或扭曲了多少東西,西方實證科學就不知道了。加上測量儀器本身的局限性,只能夠看到非常膚淺、表面的東西。對於宇宙的深層,就沒有辦法了。
「心靈失明的人類」用瞎子摸象的方法,用僵化錯誤的實證科學來衡量一切,來看待中國古代科學,自然不會得出正確的結論的。

古代科學走了一條捷徑
中國古代科學因為走了一條捷徑,於是人們能夠發現宇宙的許多深層次奧祕。其實是上天(或者說神)給了道德高尚的「科學家們」一些現在人認為的超常能力(即「特異功能」)。
這些能力實際上是人的潛能、本能,人在敬天信神、道德高尚時所展示出來生命具有的能力。因此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具有現在人認為的超常能力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這些超常能力也不是能夠隨便展示給人看的,孫悟空為甚麼被逐出師門?就是類似的道理。
現在也有一些先天基礎較好的,或者人在年幼的時候,因為心地純真、善良,也會有一些超常能力,如以前報導的用「耳朵識字」等等,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在社會的大染缸中,他們心靈不斷受到污染,這些超常能力就逐漸消失了。現在人不相信超常能力,是由於無神論和道德滑落的結果。

通過自身能力探索宇宙
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往往是修煉人)用自身通過修心而開發出來的超常能力(如開天目等),來探索宇宙、時空、生命的奧祕,即科學家和探測手段合為一體。傑出的科學家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層次和境界,相應的自身這個「探測儀器」也在不斷的改進,「探測」到的宇宙生命奧祕也就越來越多。
這實際上是人的道德修養越高,上天給他展現的就越多。中國古代科學家用自身的超常能力直接探測,這中間沒有現代實證科學的「中間層」,自然就不需要翻譯,不需要現代實證科學的邏輯論證。

例如,被後世譽為「藥王」的大醫學家孫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道士,本身具有超常的能力,能夠直接看到另外空間裏人病的根源,所以展示出高明的醫術。他是古今醫德醫術堪稱一流的名家,尤其對醫德的強調,為後世的習醫、業醫者傳為佳話。
又例如,漢代的張衡怎樣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現代人搞不懂,那個時候他到底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呢?前面講過,張衡勤修道德,人的一些潛能能夠表現出來,從而具有能夠看到另外空間景象的超常能力,他把另外空間裏看到的東西在人間造了出來。換句話說,是因為張衡道德高尚,是個好人,就給他看到了宇宙中的一些祕密。他不需要定量計算、分析、設計,就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

中國古代走的是一條低成本、高效益之路,有益於社會道德風氣,有益於自然環境……
中國古代科學對道德和精神力量的認識、掌握和運用是現代邏輯搞不清的。超常能力和人的道德精神有密切關係。
現代科學中人和探測儀器的分離,是因為人類的整體道德下滑,導致自身的能力退化而造成的。現代實證科學跟瞎子摸象具有相似的水平。
中國古代走的是一條低成本、高效益之路,有益於社會道德風氣,有益於自然環境,走的是一條神指示的路。現代實證科學走的是高成本、低效益的路,敗壞社會道德風氣,破壞自然環境,是一條完全違背神旨意的自我毀滅之路。

古代科學承傳「寧缺勿濫」
上面已經分析了,中國古代科學不需要現代科學的邏輯分析,所以不會產生西方的自然科學。中國古代科學如此輝煌,為甚麼到近代以來消失了?這涉及到古代科學的承傳問題,根本的一點就是人類道德滑落了。
上面講到,中國古代對科學家的道德心性要求很高。
中國古代一直擁有非常高的科學成就,對社會道德和自然環境都有好處,和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歷代都有非常傑出的科學家,但在社會上人人都來搞科學,既不需要也不現實,也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
這並不是說,中國古代科學不系統,其實中國古代科學本身是非常系統的,既有理論,又有實踐。只是在承傳上不能像現在這樣成批成批的培養學生,因為現在的學校對道德沒有甚麼要求。
現代科學的研究者和測量儀器是分開的,在承傳上不要求學生的個人道德素質,只要掌握相關知識和方法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正因為對道德沒有了要求,決定了其局限性,注定了不能探索很多宇宙的奧祕,只能知道一點皮毛而已。
在中國正統文化中的科學,敬天信神是前提,科學家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整個社會也崇尚道德,民風淳樸,社會風氣良好。在這樣道德基礎比較好的社會環境中,對道德要求很高的科學能夠承傳下來。
正因為中國古代科學的特徵,能夠直接探索到宇宙和生命的奧祕,所以在承傳上一直非常謹慎,寧願不傳、失傳,也不誤傳給心術不正之人,即使是子女都不行。即中國古代科學在承傳上是寧缺勿濫,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社會道德的持續下滑,許多好的東西最後只好帶進棺材裏去了,中國古代科學的精髓在社會上就失傳了。
現在的人類社會處於釋迦牟尼所說的「末法時期」,即人們沒有內在道德的約束,只靠法律維持表面的秩序。在中國,尤其是中共掌權之後,大肆破壞正統文化,摧毀人的信仰和道德,把中華文明的最精華部份說成是 「迷信」。由於無神論的氾濫和道德的下滑,中國人的心靈境界急速滑落。
中共黨文化以及對西方實證科學的盲目崇拜,把中國人真正變成了「心靈的瞎子」,境界一下子從天上的神龍跌落成井底之蛙。現在的人用井底之蛙的思維是永遠想不明白飛天神龍的境界的,也就無法理解偉大的中華文明的精髓了。

復明心靈意義重大
中國古代科學和現代西方科學的差別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層次與境界。要從現代科學的誤區中走出來,再現中華文明的輝煌,就得恢復人們的信仰,重建中華民族的道德,復興中國正統的神傳文化。這是從科學的角度來認識為甚麼要復興中華神傳文化。
當然,現在的人們對復興中華正統文化不理解了。要搞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要拂去人們心靈的塵土,清除中共強加給中國人的所謂文化,讓人們重德行善,心靈復明,不再做「心靈的瞎子」。

在人們心靈淨化、道德提升的過程,也就是中華神傳文化復興的過程,也就是重振中國科學的過程。

圖:網路/ 文:新紀元週刊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

淺析中國古代科學(上)

--兼談中西方科學的差異

探索宇宙有捷徑嗎?

關心中國科學發展的人經常問一個問題,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具有輝煌的成就,但是為甚麼近代以來「落後」了?為甚麼中國近代沒有出現像西方這種自然科學?這就是所謂的「李約瑟難題」。
要搞清楚這些問題,需要對中國古代文化與科學技術有一個比較深刻的瞭解和認識,認清中國古代科學的偉大之處,以及和現代西方科學的差異背後的本質是甚麼。中國古代科學必然隨著中華正統文化的復興而復興。

「只在心上分」
宇宙、時空和生命的玄機深奧無窮,如何才能探測到這些奧祕呢?
發明渾天儀、地動儀的漢代張衡,是個科學家、天文學家、文學家,具有多方面卓越才能。他為人謙和,講究德操,他說:「一個人不必擔心地位不尊貴,而應該擔心道德不崇高。」
為甚麼張衡這麼關心「道德」呢?這「道德」和科學研究有甚麼關係?讓我們從生活中的一個例子說起。
「修心」是探索宇宙深層奧祕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古代科學走的就是這樣一條捷徑。

從國家機密談起
假如你家裏有一個保險櫃,裏面放著錢或貴重物品。
誰要想看保險櫃裏的東西,是不是首先要經過你同意?否則你可以報警。這說明只有獲得你同意的人才能夠合法地看到你保險櫃裏的祕密。
大到一個國家,也有許多政治、經濟、軍事等等方面的祕密。這些國家機密是不對普通大眾開放的,對普通大眾來說,國家機密就像不存在一樣。然而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在政府部門工作,並且具有一定的保密級別,他不需要甚麼測試方法,不需要甚麼儀器,就可以直接地看到該級別的國家機密。也就是說,只有擁有相關保密級別的人才能夠合法地看到國家機密。
由於不是人人都能夠擁有接觸國家機密的資格,所以只有特定的人群才能夠接觸國家機密,即接觸到國家機密並不是人人平等的。密級持有者不能把自己知道的國家機密隨便透露給沒有資格接觸國家機密的人。
對於一個密級持有者來說,他首先要忠於國家,得是個國家可以信任的人。他可以合法地、自然地看到在他級別範圍之內的國家祕密,他擁有了一條接觸國家機密的捷徑。而西方科學的思維和方法無法對國家機密進行探索,進行「證實」或「證偽」。
宇宙的奧祕比人間的國家機密更玄妙和深奧,但是能不能夠認識到宇宙奧祕並不是人人平等的。要探索宇宙的奧祕,有沒有這樣類似的捷徑呢?答案是肯定的。關鍵是人能不能夠找到。

「修心」與探索自然的捷徑
許多人們都覺得在冥冥之中有力量在主宰一切,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神」——當然這裏的神並不局限於宗教和哲學中的認識,他是更廣義和深遠的,他是佛家說的宇宙、中國古人說的天意。如果說宇宙萬物都來自於神,那麼一個人要探索宇宙的深層奧祕就要信神敬神,按照宇宙天地的要求修身養性,淡泊名利,提高自身的道德修為。
一個人只有獲得宇宙的認可,宇宙才會把深層奧祕展示給他。因此「修心」是探索宇宙深層奧祕的前提和基礎,中國古代科學走的就是這樣一條捷徑。這和中國正統文化以信仰(信神)為本、道德為尊的精髓是一致的。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古代的科學家首先要德行高深,同時具有良好的根基和慧根,還要有明師祕授系統的方法等等。
中國古代科學家按照神(天)的要求做,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他們要麼是修煉者,要麼是道德高尚的人士,於是神(天)就把宇宙、時空和生命的奧祕展現給他們。心性道德越高,展現給他的奧祕就越多。這是從一個角度看出,為甚麼修煉是中國正統文化的精髓,為甚麼中國古代都講修身養性,這背後有深刻的科學道理。中國古代具有輝煌的文明是有深刻原因的。
當然現代人會說,我不信神,哪裏有神?科學和信神、道德修養有甚麼關係?其實關係太大了。不信神、不修道德,就看不到神,神也不會把宇宙的深層奧祕展示在人面前。對人來說,就像國家機密對一個普通人不存在一樣,神和宇宙的深層奧祕就像是不存在的一樣。人不是想要探索宇宙的奧祕嗎?那麼就得考慮改變自己的思維。

「心靈失明」的現代科學
現在的人對中國古人談論道德修養等精神上的東西,無法理解,覺得這有甚麼用呢?甚至還問道德值多少錢一斤?其實希臘先哲蘇格拉底也主張,哲學的目的不在於認識自然,而在於「認識自己」,即認識自己的心靈,這和東方的哲學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但現代科學只注重研究自然,認識不了自己,認識不到人的精神(心)的巨大作用。
現代科學是在人類的整體道德下滑後出現的。其發展過程的背後充滿利慾的追逐和掠奪,進一步使人類的整體道德越來越低。神把宇宙的奧祕和真理只展示給信神和道德高尚之士,現代科學不信神、誹謗神,不重道德,甚至敗壞道德,已經是「心靈失明」了。
不管其儀器看起來多麼精良,不管花費多大的資源,展示宇宙深層奧祕和真理的大門對「心靈失明」的現代科學是關閉的。就像因背叛國家而不再被允許接觸國家機密一樣,由於不信神和道德下滑而變成「心靈失明」的人是沒有資格接觸到宇宙真正的奧祕和真相的,只能像瞎子摸像一樣瞭解宇宙和生命的一些皮毛和表面現象而已。

對待心靈的不同態度是中國古代科學和西方科學的根本區別。中國古代科學從精神入手,以精神的提升為前提,然後再來研究自然,走了這麼一條路。

圖:網路/ 文:新紀元週刊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

慈悲之心創美食


(攝影:唐賓/大紀元)

大家都知道餃子是一道美食,而餃子最初叫作「嬌耳」,是一味中藥「祛寒嬌耳湯」的簡稱。
「祛寒嬌耳湯」是醫聖張仲景所發明。張仲景是東漢南陽人,從小博通群書,他喜歡道術、醫學,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漢靈帝時曾舉孝廉而做長沙太守,所以又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期間,就經常為百姓醫病除疾。當時,當官的人是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如何為他們治療疾病?於是張仲景就想了一個辦法,在黃曆初一和十五兩天,將衙門的大門敞開,不問政事只問疾病。
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每逢黃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人,後來人們就用「坐堂醫生」稱呼大夫,用來紀念張仲景。
從長沙告老還鄉後,走在家鄉白河岸邊的張仲景,他看見沿途很多忍饑受寒的人都凍爛了耳朵。此時,家鄉正流行傷寒,張仲景在治病的同時,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百姓。
於是,張仲景叫弟子在南陽東關的一塊空地上搭起醫棚,架起大鍋,向窮人捨藥治傷。由於,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這藥就叫做「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裏煮,熟了之後再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的樣子後再下鍋,用原湯再將包好餡料的麵皮煮熟。
由於,包好的麵皮樣子像耳朵,且功效又是防止凍爛耳朵,所以張仲景為其取名叫「嬌耳」。張仲景捨藥從冬至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他讓徒弟捨給每個病人一碗含有2個「嬌耳」的湯,人們吃了「嬌耳」湯後渾身發暖,兩耳生熱,不長時間家鄉再也沒有凍傷耳朵的人了。
於是,人們在過年時為紀念張仲景開棚捨藥,治癒病人的爛耳,就仿嬌耳的樣子做過年的食物,並在初一早上吃。人們把這種食物稱為「餃子」或「餛飩」。
張仲景在長沙任職時常為老百姓看病,因此深受百姓們的愛戴。退休後,長沙的百姓依然每年都會派人到南陽來看望他,並說百姓們在長沙選了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讓張仲景百年之後在那裏安身。
然而,南陽人聽說後也想留下張仲景就與長沙人爭吵起來。為此,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以後,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麼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裏好了。」

張仲景壽終、駕鶴西去那日正好是冬至。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捨「祛寒嬌耳湯」的地方時,棺繩忽然斷了。於是,兩地人按照張仲景生前的囑託,就在此地共同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百姓共同為張仲景修了一個很大的墳,並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為人們捨「祛寒嬌耳湯」的,又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為了紀念他,從此人們在冬至這天也要吃餃子,於是就有了那句流傳近1800年的民謠:「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

/文:大紀元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

王屋山 ----- 天下第一洞天


王屋山,位於河南濟源縣城西北45公里處。它北依太行,南臨黃河,是古代濟水的發源地。其山勢雄渾,平均海拔1715.3米,它有三十六座奇峰秀嶺,二十八個神洞名泉,主峰天壇峰,更是一峰突起,萬峰臣伏。很多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王屋山。現在人們仍然可以看到,在王屋山南面的山樑中間,確實斷開了一條很大的山口,這大概就是傳說中愚公移山的所在。
關於王屋山山名的由來,主要有兩種說法。《道藏》中說它「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曰王屋也」。中國早期的地理志《禹貢》記載:「山有三重,其狀如屋,故名」。在主峰的峰頂有座石壇,據說是軒轅黃帝祭天之所。當時黃帝與蚩尤打仗,一直無法戰勝,於是「黃帝於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經》《陰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黨,自此天壇之始也」,故又稱天壇山。
王屋山很早就成為修煉人的修行之地,並被後來出現的道教列為十大洞天之首,三十六小洞天之總首,由仙人王褒(字子登)掌管,是「五嶽、四瀆、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神仙朝會之所」。 「每年諸元會日,靈山、真聖皆朝會於此,考校學仙之人及世間善惡,記錄在案。」所謂洞天,乃是「山中有洞,貫通諸山,直達上天」,是道教對大地名山神仙所居洞府聖境的總稱,也是上天特派真仙直接掌管的聖地。
周太子王子晉,曾隱居王屋山華蓋山悟道,號稱華蓋君;列子云游王屋山撰寫了《愚公移山》,道教尊列子為「中虛真人」。西漢范陽人王褒,入王屋山修煉,后得道成仙,「總管王屋山洞群真」。王屋山始稱小有清虛之天。根據梁陶弘景撰寫的《真誥》卷五,漢時在此修煉並成仙的還有毛伯道、劉道恭、謝稚堅和張兆期。他們一起在王屋山學道四十餘年,共同製成了神丹。毛伯道先服下了仙藥,然後就死了;劉道恭服下后也死了,謝稚堅、張兆期見此情況,害怕不敢服用,並離山而歸。在路上,他們見到了死去的兩人,已然成仙。二人悲愕,才知道錯過了成仙的機會,遂向他們求道,已成仙的兩人給了他們茯苓方,謝、張服用后都活了數百歲。
河上公慕老子之道,也隱居在王屋山修煉。當時的漢文帝對老子的《道德經》推崇備至,不僅自己熟讀它,還要求王公大臣們都要誦讀。但是他仍有些地方難以弄明白,因此他常常派人四處尋訪,希望遇到指點迷津的人。後來,文帝聽人們說河上公精通《道德經》的精髓,就派人前去拜訪,請教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河上公對文帝派的使者說:「道尊德貴,這麼嚴肅的事情怎麼能通過別人來代問呢?」於是文帝駕臨河上公的草廬,親自向河上公請教。儘管如此,文帝仍心有不甘,就對河上公說: 「《詩經》上講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老子也說過: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屬於這四大之一。你即使有道行,可還不是我的子民嗎?為何這麼自高自大,將君王不放在眼裏呢?」河上公聽完文帝的質問,就拍着掌坐着,冉冉升空,穩穩的懸在空中,離地有數丈之高。河上公俯身向仰視他的漢文帝說:「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不為人所累,怎麼能算是你的臣民呢?」聽罷河上公的話,文帝心知已遇到高人,馬上下車向河上公跪拜企求給予指點。河上公見文帝一片誠心,就將兩卷經書授與文帝,並對文帝說:「熟研這兩卷經書,你所有的疑問都會迎刃而解。這兩卷批註道經的著作,只傳了三個人,你現在是第四個,切記,萬不可顯示與他人。」說罷,河上公就在原地消失了。文帝心曉今日遇見了神人,異常珍惜這兩卷經書,從此更是手不釋卷,精心鑽研《道德經》。
此外,東漢的干吉、魏伯陽等也曾在王屋山上修煉,《神仙世界》載:「干吉經常在太行山南曲陽泉上周遊,漢成帝河平二年,老子親授他一部百卷的神書,寫在月白色的絹帛上。」這就是道教所傳的《太平經》。
西晉時,在此修行比較有名的是魏華存。她隱居在王屋山上修煉四十年,后成仙。成仙時,是龜山九虛太真金母、金闕聖君、南極元君共迎其白日升天。后道教尊其為上清派第一代宗師,南嶽夫人,紫虛元君。東晉葛洪也曾在此修煉了一段時間,並寫下了《抱朴子》一書,書中稱王屋山「正神在其中」、「上皆生芝草,可以避大兵大難」、「有道者登之,則山神必助之」。 南北朝時梁之茅山道第一代宗師陶弘景,一生游遍名山,在其所著的《真誥》中稱「王屋山仙之別天,所謂陽台是也。諸始道者皆諧陽台。陽台是清虛之宮也,下生泡濟之水,水中有石粒,得而服之可以長生。」
唐代是王屋山道教的興盛時期,有一大批道士居此修道。主要有司馬承禎、李含光、張探玄、柳默然、燕真人、王子登、孫思邈、薛希昌、王重陽、宋德方、完顏得明、元好問、李商隱等。根據《唐王屋山中岩台正一先生碑碣》載,司馬承禎二十一歲時,在嵩山拜潘師正為師,大約在武周時去天台山,居住在天台桐柏觀;開元十二年(724年),玄宗下詔讓其在王屋山居住,后在此羽化成仙。其弟子李含光,開元十七年跟從司馬承禎居住在王屋山,后在茅山坐化。燕真人,不知道他真正的姓名。他是王屋裡人,居住在陽台觀之側。後晉天福(936942年)間,他得煙霞養道之訣。據說在其住宅邊的井中還得到靈異之參,全家吃了后皆成仙,「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典故就出於此。
五代時,名道譚峭在此修煉。史書記載,譚峭視世間之樂,不如拋棄的爛磚,常以酒為樂,人稱「醉客」。他一生雲遊了很多地方,「常夏披棉襖,冬着布衫,或卧於雪地,或躺於雨中,人以為死,近而視之,呼吸如故」,故人稱「譚瘋子」。宋和金元時期,王屋山道教繼續發展,在此修煉的道士有宋代的賀蘭棲真,金元時的王志釣、張志謹、申志貞、劉道清等。賀蘭棲真,《宋史》說「不知何許人」,《賜賀蘭棲真敕書並贈詩序碑》則多增補,謂其是譙國人。最開始在驪山白鹿觀拜馮洞元為師,馮洞元仙世后,來到終南山修煉。后居住在嵩山紫虛觀,再後來,來到了王屋山奉仙觀,在此仙化。張志謹,字伯恭,號寧神子。他曾經商,后辭親學道,拜邱處機為師。雲遊各地二十年後,來到王屋山隱居修行。到了明清時期,比較有名的道士如明末清初的王常月。
歷史上,先後有漢武帝、漢獻帝、唐玄宗、宋徽宗等27個帝王來王屋登頂祭天。明代時,皇帝朱棣在北京建天壇,以示從王屋山遷去,天壇峰就成了北京天壇公園的前身。
王屋山在隋唐建有大批宮觀,主要有上方院、奉仙觀、陽台觀、紫微宮、白雲道院、靈都觀、清虛觀、青羅仙人觀、三清殿、山神廟、太山廟等,傳說軒轅黃帝曾於此處訪尋四山,故原稱上訪院;唐睿宗時改名為「上方院」,是仙人司馬承禎初來王屋時居住的地方,金末重修。紫薇宮,據說太宗李世民的叔父李道宗曾在此隱居。奉仙觀,宋道士賀蘭棲真居住在此。靈都觀,是唐玄宗為玉真公主(睿宗之女)所建,金時升觀為宮。三清殿供奉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清虛觀供奉清虛大帝。此時的宮觀建築分體現了道教三十六重天的學說。宋代,除原有宮觀外,又重新修建了紫微宮,供奉紫微大帝,門內的天王殿上書「天下第一洞天」。金元時期,對王屋山原有宮觀進行重修,又增建有若干宮觀,如陽台宮等。至明代中期,王屋山主要道觀尚大致完好。明中後期,道教衰落,大部分宮觀廢棄。迄今僅存陽台宮、奉仙觀等。據說在陽台宮的石階上擊掌,就會聽到鳥叫聲,當地人說這是「鳳凰鳴」。傳說是因為該宮建在了鳳尾根部。如果登高遠望,的確會發現,陽台宮後面的天壇峰狀似鳳首,對天而鳴。宮前的九條大山嶺,自北向南以扇面形展開,狀如風尾。附近的幾座小山嶺好象鳳肩、鳳背、鳳腰、鳳翅和鳳心。當地人把這種奇異的地形叫做「丹鳳朝陽」。
除了宮觀之外,王屋山上還可找到許多仙跡,如上天梯、南天門、瑤池、煉丹處(是老子在洛陽棄官後來此修煉三年留下的遺迹)、瓊林台、仙人台、棲鶴台等。
唐朝李商隱有詩《玉山》讚美王屋山的仙家之氣:

玉山高與閬風齊,玉水清流不貯泥。
何處更求回日馭,此中兼有上天梯。
珠容百斛龍休睡,桐拂千尋鳳要棲。
聞道神仙有才子,赤簫吹罷好相攜。

圖:網路/ 文:正見網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

茶中精品「女兒紅」



都知道「西湖龍井」是茶中名品,而「明前龍井」更是這龍井之中少有的精品,人稱「女兒紅」。

為什麼叫「女兒紅」呢?原來,在清明前三天採摘的龍井茶叫「明前茶」,據說最初採摘明前茶的時候,必須是未婚少女用紅紅的雙唇採下後再精心製作的,因為用手指掐下來的茶葉會留下永遠不能除去的掐痕,再者就是少女嘴唇的溫度恰好適合採摘那嫩嫩的龍井芽片,而手的溫度則略高,那龍井嫩芽在手中的時間稍長便會變紅。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這明前茶才會被叫作「女兒紅」的。現在的明前茶雖改用手來採茶了,但採摘時仍要掌握「小心輕柔地採下一片嫩葉並迅速丟入茶籃」等很多技巧。

茶之嫩芽初迸其形狀極似蓮心,故又稱「蓮心」。由於採摘明前茶的要求高,所以一個極熟練的採茶姑娘每天最多也只能採摘嫩芽十二兩,一斤明前乾茶就要採茶姑娘採摘三萬六千顆嫩芽才能製成,故而極為珍貴。

同樣是西湖龍井明前茶也有不同品質,分為「獅、龍、雲、虎」四個品類,這分別指的是採集於獅峰、龍井、五雲山、虎跑這四地的茶,其中又以產於獅峰的品質為最佳。

龍井茶屬綠茶,是以泉名命名的。龍井泉本名龍泓,又叫龍湫或龍井,泉水來自山岩之中,水味甘洌、四時不絕。相傳,在掘井時曾發現一塊形如游龍的巨石,故名龍井,龍井茶也由此得名。

在獅峰山下胡公廟前有十八棵茶樹被當地人稱為龍井的茶祖宗,傳說其他各處的龍井都是它的子孫後代,所以這十八棵茶所產的明前茶應該是珍品中的絕品,曾被乾隆皇帝親封為「御茶」。

也許,正是龍井的稱呼符合了乾隆皇帝的心思,所以乾隆下江南時特意來到龍井獅峰山下的胡公廟前,欣賞採茶女製茶,並不時抓起茶葉鑒賞。乾隆正在賞茶之際忽聽太監呈報說:「太后有病,請皇帝速速回京。」

乾隆順手將手裏的茶葉放入衣袋便火速趕回京城,而太后之病只是惦記皇帝久出未歸上火所致,現在見皇兒歸來時病已好了大半。當聞到乾隆身上的陣陣香氣問是何物,乾隆這才想起自己匆忙把這龍井茶裝進衣袋帶回來了。

於是親自為太后沖泡了一杯龍井茶,只見茶湯清綠、清香撲鼻,太后飲後覺得肝火頓消,病全好了。乾隆見這龍井茶勝似靈丹妙藥把太后的病給治好了,立即傳旨將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御茶,年年採製專供太后享用。

這西湖龍井茶產於西湖四周的群山之中,受這清山綠水的滋養而呈現出與別處好茶不甚相同的品質特點,其外形扁平挺秀、色澤綠翠素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而著稱。

最佳的西湖龍井明前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勻齊、色澤嫩綠、體無茸毛,如果在透明的玻璃杯中加入三克左右明前茶,用8090度左右的西湖虎跑泉水,再使用懸壺高沖法沏泡,便可見朵朵茶芽嫋嫋浮起,旗槍搖動、交相輝映,形如出水芙蓉,其俏嫩之處楚楚動人,片刻後杯中之水會呈現清澈明亮的嫩綠色,隨著娜娜蒸騰的水汽,四周會散發出清高持久的蘭花豆般的清清香氣,細品茶湯其滋味先是清爽淡香而後便會濃郁醇厚,其蘭花豆香伴著絲絲蜜感沁人心脾、舌齒流芳、回味無窮。

恰如元代虞集詠茶詩所說「烹煎黃金芽,不取穀雨後,同來二三子,三咽不忍漱」。

如能在西湖之畔沖上一杯虎跑泉泡的明前龍井,就著四周不盡的山湖美色,品飲著香茶,一定會有「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須花」的感覺。

圖:網路/ 文:大紀元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

盛世明君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出生,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也是造詣很深的書法家和詩人。李世民以弓箭得天下,戎馬倥傯,武功赫赫,即位為帝後,又虛心納諫,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成為最著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任用賢能,從善如流,聞過即改。視民如子,不分華夷,被世人千古稱頌,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李世民像

唐太宗即位後,常常對隋亡於暴政引為鑑戒,他說,「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誠可畏也」。太宗認為,為君王者,應寬大其志,足以兼包;平正其心,足以制斷。非威德無以致遠,非慈厚無以懷人。撫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禮。奉先思孝,處位思恭。傾己勤勞,以行德義,這是君王所應該具備的道德境界。為了達到這樣的標準,他善於學習,博覽百家,精研六藝,以史為鑑知興替,虛懷納諫,以人為鏡知得失。

此外,唐太宗深知人為國之先,國為君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因此廣施仁德之政,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去奢省費,輕徭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餘。」

簡而言之,唐太宗的德政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為君之道,要先存百姓;2.實行寬簡法律,強調修德;3.去奢省費,割情屈己;4.輕徭薄賦,發展生產,恢復經濟;5.容人納諫,時刻自省;6、選用廉吏。7、重視文化、道德教化

為君先存百姓

唐太宗認為「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他把人民和君主的關係比作水與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所以,他認為皇帝的憂患不是來自於外面,而在於自身。皇帝慾望多花費就高,開支多人民的賦稅就重,民眾因此就會十分愁苦,國家就危險,皇帝也就當不成了。

貞觀二年,關內地區發生旱災與飢荒,有很多百姓賣掉子女來換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不僅下令開倉濟民,而且將皇家倉庫中的金銀絲綢拿出來,替災民贖回小孩,還給他們的父母。他在詔書中說:「如果能讓年成豐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災禍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願。」不久天降大雨,緩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興。

去奢省費

唐太宗初登帝位,就清楚的意識到官僚隊伍過於龐大,人浮於事,深感「民少吏多」,弊端很多,主要表現是:耗費資源;職位重疊,互相推卸責任;謀士過多,事情往往得不到解決。為此,太宗推行裁撤機構的改革。結果全國縣市減少了一半,州府減少了三分之一。宰相房玄齡遵從太宗旨意,把朝廷文武官員裁減了四分之三,只剩下六百四十三人。令史家稱奇的是,如此大動作的改革竟然沒有惹起任何社會動盪和不安,可見太宗行事極為審慎,確保不出偏差。

發展生產 恢復經濟

唐太宗深知,經過隋朝末年的戰亂,百姓渴望安定和休養生息。同時太宗也清醒的意識到,人民為盜乃是因為「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飢寒切身」,因此提倡崇儉薄賦。他即位後,遣散宮女三千餘人以節省國用,又下令停止各地珍貢,輕徭薄賦,使百姓安居樂業。

太宗認為「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因此他十分注意發展生產,不奪農時以利生產。貞觀五年二月,官吏擬調府兵作太子冠禮之儀仗隊,當時正值春耕,太宗於是下令改在十月舉行。此外,他又招撫流亡回鄉生產。百姓自此安心生產,唐朝的經濟也開始得到恢復和發展。

容人納諫 時刻自省

唐太宗作為一代明君,以納諫而聞名。太宗認為:「為人君,雖無道,受諫則聖」,「兼聽則明,偏信則暗」,所以鼓勵臣下進諫,擴大諫官職權,凡詔令不妥須當奏明,不得阿從。比如喜歡直諫的魏徵,雖然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僚屬,但唐太宗卻不計前嫌,任他為諫官,允許直接詢問政事得失,而且愛護備至。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太宗均虛心納諫、擇善而從。後來魏徵死了,他傷心的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一次在選拔官員的時候,發現有一些假冒的人,太宗打算按照已經發布的命令處死他們。兵部郎中戴冑勸阻說,「按照法律應該處以流放。」太宗生氣的說,「你想遵守法律從而使我失去信譽嗎?」戴冑說,「皇帝的命令是出於一時的喜怒而下達的,而法律是國家公布的用來取信於天下的。陛下對欺詐之事很憤恨,因此要殺掉他們,當然也知道按照法律不可以這麼做。如果用法律來衡量就可以忍己之小恨而取得整個天下的信任。」太宗說,「你能這樣執法,我還有甚麼可以擔心的呢!」後來戴冑幾次直言進諫,滔滔不絕,太宗都聽從了他的意見,天下沒有任何冤獄發生。

太宗對群臣說,「人家說皇帝地位尊貴,甚麼都不怕。我不是這樣,我上畏懼蒼天的審視,下害怕群臣仰望,兢兢業業,還怕不符合天意和民眾的願望。」

採用完善寬簡的法律

唐太宗即位後,採納了魏徵的建議,確立了寬仁、慎刑的宗旨,太宗認為重視德行比制定嚴苛的法律更為重要。一次他問大臣王圭,「近代治國者不如古代,為甚麼呢?」王圭說,「漢代崇尚儒家學說,民風純厚;近代輕視儒學、重視法律,所以國家就越來越衰敗。」太宗表示同意這種說法。

右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接受了人家賄賂的絹,太宗知道後說:「順德這樣的人才如果對國家有用,我可以和他共同分享國家的財富,他何必這樣貪戀財物呢!」太宗愛惜他有功於國家,沒有治罪,並且賞賜他數十匹絹。大理少卿胡演說,「順德違反法律接受財物,本來不應該免罪,為甚麼又賞賜他呢?」太宗說,「如果他有人性的話,接受賞賜比遭受刑罰還感到屈辱;如果他不知道羞愧,與禽獸無異,殺了他又有甚麼用呢!」

選用廉吏

在選用人才方面,唐太宗平抑門第,命高士廉選《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為標準,重新評估士族,無功德者一律除名。即注意按照「才行兼備」的標準選用官員,不問出身、不計恩怨。著名的文武大臣中,魏徵當過道士,尉遲恭做過鐵匠,張亮出身農民。魏徵原是太子建成的舊臣,曾謀劃過暗害太宗,李靖、尉遲恭是降將,但均被予以重用。他還在隋朝科舉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選拔官員的制度,用科舉代門第,破門閥之見,使出身寒微之士有仕進之機。

太宗還對有「品位」的官員提出了四個要求,稱為「四善」,即德義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為貞觀之初立制,每個人按照太宗的要求去做,盡心盡責。太宗更以「居官諂詐,貪混有狀」八個字來判定德行為「下下等」的官僚。
對於官僚的貪污問題,唐太宗除了用刑罰之外,主要是要令眾臣從心底裏明白「貪」其實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太宗還提醒群臣說:「鳥棲於樹,猶恐樹不高,故結巢在樹之巔。魚藏於水,猶恐水不深,故穴居在水之床。但兩者皆被人捕捉到,原因只在貪食誘餌而已。汝等切勿以身試法!」

有一次,民間有人上書請求清除佞臣。太宗問道,「誰是佞臣呢?」上書人說,「皇帝可以假裝憤怒來試探,據理力爭的是直臣,害怕皇帝威嚴順從的就是佞臣。」太宗說,「皇帝是河水的源頭,群臣是大河的水流。源頭污濁了卻要求河水清澈,不太可能。我使用了詐術,怎麼能夠要求群臣耿直呢?我以至誠之心治理天下,常常對過去的皇帝喜歡用權謀對待群臣感到恥辱。你的計策雖然好,我也不想採用。」

在李世民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吏佐各安本份,濫用職權和貪污瀆職的現象降到了歷史上的最低點,政治十分清明。

重視文化、道德教化

唐太宗十分重視學校的建設,在他的重視下,學校教育制度逐漸完善。全國的最高學府是國子監,下設六種學校: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各級學校都以儒家經典作為必讀書目,學習優異者,送往吏部參加科舉考試。

唐太宗還十分注重編修書籍和歷史。他命令搜求民間死去學者的遺書。隋末,在洛陽的隋代藏書剩餘的只有一萬四千部,約九萬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館後,藏書達到二十多萬卷。太宗還下令成立了國史館,編選南北朝及隋朝歷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統,另一方面從中汲取歷史教訓。此外,他還募集名儒出任學官。因此,京師一時儒者雲集,人才輩出,為大唐培養出無數國家棟梁。

唐太宗十分重視佛法的宏揚,他大力支持唐僧玄奘的取經、譯經活動,並在洛陽親自與其會面傾談。這使佛教在唐中期達到了其鼎盛時期。由於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同秉一心,並且篤信佛法,使得初唐國勢強大得驚人。這一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風調雨順,農業上每年都是大豐收。每逢節日,皆有君、臣、民同樂的慶典,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無復盜賊,囹圄常空,天下大治活現眼前。

當此之時,各國臣服,大唐邊境一派安定,天下人皆尊稱唐太宗為「天可汗」,是當時世界唯一的文明最為強盛的大一統帝國,首都長安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各地民商來往不斷,是世界各國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陽光地帶」,各國的傑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往唐帝國跑。唐朝政府還設立了流所,開放邊境和關口。極盡吸收外來文化和物質文明。這種盛世氣象在中國歷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公元649年,唐太宗崩於含風殿,終年五十二歲,尊號為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其勤奮親民,文韜武略,英勇過人,既有創業之能又有守業之才,確為「千古一帝」,後有明代史學家朱翌讚太宗曰:「自三代以下,創業守文之君,兼之者為唐太宗,漢之文、景、武、宣,皆不及也。」

圖:網路/ 文:明慧網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

成語故事---圖窮匕見



戰國末年,群雄爭霸,其中勢力最強大的是秦國。燕國是北方一個較弱小的國家,燕國太子丹,曾在趙國作過人質,而秦始皇在趙國出生,因此他少年時和太子丹交情很好。後來,燕王為了和秦國建立友好關係,就送太子丹到秦國當人質,但秦始王並沒有善待他,太子丹就含恨逃回燕國。

此後秦國不斷出兵攻佔其它國家,戰火即將波及燕國,太子丹為抵擋秦國的侵犯,也想對秦王報復,於是就找來荊軻謀刺秦王。太子丹預先為荊軻準備天下最鋒利的匕首,並命工匠用毒藥水塗染匕首,還指派燕國勇士秦武陽擔任他的助手。 

到達秦國後,荊軻先帶價值千金的禮物,去拜見秦王的寵臣中庶子蒙嘉。於是,蒙嘉替他在秦王面前美言了一番,並說燕國派使者帶了督亢的地圖,以及秦王重金懸賞抓捕的樊於期的頭顱,都封裝在匣子裏,要獻給秦王。 

秦王聽了果然非常高興,就到咸陽宮接見燕國使者。荊軻走在前面,捧著裝有樊於期首級的匣子,秦武陽跟在後面,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走到殿前台階下,秦武陽臉色突然大變,全身發抖。荊軻回頭對秦武陽笑了笑,再走上前向秦王謝罪說:「他是北方偏遠地區的鄉下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害怕,請大王寬容,讓他能完成使命。」 

秦王對荊軻說:「起來,把武陽拿的地圖取過來。」荊軻取來地圖獻給秦王,並打開地圖卷軸,直到地圖完全展開時,露出一把匕首。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起匕首刺向秦王,可惜沒刺中。秦王大吃一驚,抽身站起來,拉斷衣袖。結果荊軻刺殺秦王不但沒有成功,還被殺害。後來燕王殺了太子丹來向秦王賠罪,但秦軍仍然攻打燕國。五年後,秦國滅了燕國並統一天下。 

「圖窮匕見」這句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演變而來,用來比喻事情進展到最後,露出真正意圖。 

【原文】
秦王(1)謂軻(2)曰:「起,取武陽(3)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4)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L5)抗(6)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戰國策.燕策三》)

【註解】
1)秦王:秦始皇。(2)軻:即荊軻,戰國時衛人,喜好讀書、擊劍。燕王喜二十八年,想刺殺秦王,結果失敗被殺。(3)武陽:指秦武陽,是燕國的勇士。據說十二歲時就殺過人,人們都不敢正眼看他。(4)發:打開。(5"L:音陣,擊刺。(6)抗:抵擋、抵禦。

圖:網路/ 文:大紀元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