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4) 統一法度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

五、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戰國時期,各國文字、貨幣和度量衡各不相同。齊、燕等國發行刀幣,趙、魏、韓等國則通用鏟形布幣,秦和東周流通圓形方孔錢,楚國卻使用貝幣。秦始皇下令規定:在全國統一發行使用圓形方孔錢,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規定全國統一使用金、銅兩種圓形貨幣,其中金為上幣,銅為下幣。這種銅錢沿用到兩千多年後的清朝。
「度」指長度,「量」指容積,「衡」指重量。度量衡乃商品交換工具,與國家賦稅相關,但由於各國單位進制不相同,使得七國之間度量衡五花八門。各國度制不一樣,使用長度尺碼有大有小;量制不同,量具大小不一,所用單位也各有別。
秦始皇下令規定:在全國統一發行使用圓形方孔錢,禁止使用六國各自的龜、貝、玉等幣。

為解決貨幣不通、單位不一帶來的諸多問題,秦始皇在一統天下後馬上發布詔令,統一度、量、衡標準,以秦國度量衡為標準,度量單位改為十進制,定期對度量衡進行檢查。並改進或新制器具,由官府負責監製,全國頒布實施,其中也包括車軌軌距統一,即「車同軌」。
六、統一文字,造福萬代
文字乃用於「文以載道」, 用以人神溝通。漢字傳至商代甲骨文階段已相當成熟。到戰國時期,列國長期分立、「言語異聲」等各種因素影響到文字統一,出現「文字異形」現象,造成了人們之間文化交流不便和誤解, 亦影響文化歷史的準確記載。
秦權上刻制的小篆,後人認為是李斯書寫的

滅六國後,秦始皇在統一度量衡的同時,下令廢除六國舊體文字,授命廷尉李斯主持統一文字事宜。李斯以原秦國字體為基礎,創製字形固定、筆畫簡省、書寫方便之小篆(或稱秦篆)作為規範化文字,推行於全國,即「書同文」。小篆不僅吸取、繼承了六國文字之合理因素,同時還具有筆劃簡明的特點,較易推廣。此外,民間還流行一種比小篆更為簡易之文字——隸書。這便是中國今體文字的前身。
統一文字使得歷史文化得以準確保存,以利後世之人對神傳文化、正法、正理之準確理解,造福萬代。當後世「萬佛臨凡、萬法歸一」時,後人能準確無誤地得大法、得大道,返本歸真,完成人類的最終使命。
七、修築宮陵,建造星台
為創造人類歷史,開闢中華文化之輝煌,秦始皇把天上宮闕搬至人間,蓋建著名之阿房宮。但因戰火及後人毀壞終未能竣工並流傳後世。
清‧袁耀《阿房宮圖》

清‧袁江《阿房宮圖》十二條屏,絹本設色,縱194.5cm,橫60.5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一朝天子、一朝民眾、一朝文化、一朝服飾,一朝風土人情、一朝特點內涵。所以很多聖皇、明主所建之宮殿、陵墓、地宮往往集一朝最精美文化之大全,將其埋於地下,以保存那一朝的文化成就,即保存各天朝及所對應之天國文化特點。


             
                                                                                                                     秦兵馬俑
1974年,在秦始皇驪山墓東側發現秦俑坑,總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陳列身高1.8米左右陶俑七千多個,真馬大小陶馬七百餘匹,戰車一百三十乘。所有這些人類的文明瑰寶,文化、藝術、技術之精髓安全地躺在地下兩千多年。當今人走進兵馬俑俑坑時,方才感歎並感謝兩千多年前,秦始皇為後世乃至世界留下了怎樣之寶貴財富!
秦始皇陵中陪葬的陶製馬車

觀天、觀星、體悟神昭示是人類信神、敬神、得到神靈啟示的絕佳途徑。古籍記載中常有古人觀天、觀星、占星以通曉人類變化、吉凶禍福,指導自己行為及活動。夏、商、周三代中,觀天星台比比皆是。很多地上星台對應天上星座、星宿所建,以達天人合一之更高境界。很多觀天星台附近,亦有祭台為祭祀神靈所用。
大秦建立之後,始皇帝更將觀天星台推廣至大秦更大範圍。《漢書‧地理志》中稱陝西榆林為「楨林」,「貞」便是「貞卜」、「星占」,地名「楨林」,即是星占台成林。到大秦帝國時期建造星台已達登峰造極的境地,始皇帝將全天可見可名之星座三百三十二個(星宿一千四百二十四個),在地面上仿照星象,以夯築或鏟削成土台予以表示,或圓形或橢圓形,總數達一千四百二十四個星台,分布占地面積達2.8萬平方公里。星台分布範圍,東臨黃河,西界大邊長城,南起秀延河下游,北達鄂爾多斯高原東北部,占據了大半個秦時之上郡地區,工程浩繁。
2008年由陝北榆林所發現之大秦全天星台遺址,總體輪廓為女媧補天形。女媧頭北足南,側身、昂首、臂屈平舉,正作補天之狀。女媧身高八百零九秦里(約337公里),胯寬三百六十五秦里(約152公里)。身高喻比崑崙之大;胯寬喻比周天緯度。身高與體寬個位數合為九五之尊,盡顯對女媧神之尊重。女媧形全天星台分布自下(南)而上(北),共為九部分,每部分含若干星宿或星官,分別代表九層天,印證「天有九層」之說。一些重要星台之旁建有祭星台。重要祭星台,如帝星(俗稱紫微星,即小熊座β星)之祭星台為橢圓形,長軸為一秦里(約0.42公里),當為始皇帝祭星所用。大秦全天星台較以往三代及春秋戰國時之星台大數百倍,堪稱造極之作。
在前人從所未有的前提下,完成如此眾多體制變革和文化變革,以及眾多巨大而細膩之建設工程,實是浩大非凡!萬里長城、阿房宮、驪山墓及大秦全天星台等皆為具有大秦天朝特色之建築、文物被始皇帝帶到人間。從秦始皇完成兼併六國到去世,短短十一年裡,秦始皇以難以想像之速度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為中國幾千年後世奠定基礎,開啟良好之端,後人稱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八、以吏為師,以法為教
秦始皇熟知道家及陰陽理論,明瞭歷史朝代變更亦是隨更大天體運行規律而變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秦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以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從所不勝。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賀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更名河曰德水,以為水德之始。
陰陽家鄒衍亦曾預言,代火者必將為水,周德已衰,必將有合於水德之帝王一統天下。距建大秦五百年前「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史記‧封禪書》),即已揭示秦國將應水德以取代(火)周。因五行相對五色,而水對應黑色,故秦朝服裝、旌旗皆著黑色。又因五行之水對應數術之六,故秦朝器物多以六為度。
在管理國政中,秦始皇以法為教,利用法理管理國家。注重「以吏為師」《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親自制定法律,並親自講法。「皇帝臨位,作制明法」(「泰山刻石」),「端平法度,萬物之紀」(「琅邪刻石」),「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之罘刻石」)。秦始皇還建立了嚴密的法律制度及監察體系,讓民眾懂得法律,明瞭制度,「以吏為師」。「吏」不只是明瞭法律之官吏,而且包括秦始皇親自制定之吏法。
上古之時,人類道德高尚,無須制定諸多法律以管理國家和人民。特別是人神同在之時,如帝堯刑官皋陶曾飼有獬豸,治獄以獬豸助辨罪疑,獬豸又稱任法神獸。審案時,神獸能用角指向無理一方,甚會將罪該萬死之人用角牴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慄。但人類「發展史」乃是一部「倒退史」。當人們道德日下、離神越來越遠而不能用心法約束自己時,則只能訴諸法律,靠外在條例約束人們。
至春秋戰國,大秦建立之時,人類道德已無法和上古人類道德相比。秦始皇建立大一統國家體制,繼續教化人們信神修煉,也隨之制定法律體系,管理國家。
雲夢秦簡上《效律》的部分條文

1975年12月出土之雲夢秦簡,上有墨書秦篆,寫於戰國晚期及秦始皇時期。其內容包括秦朝法律制度、行政法規等。竹簡共一千一百五十五枚,殘片八十枚,分類整理為十部分內容,包括:《秦律十八種》、《效律》、《秦律雜抄》、《法律答問》、《封診式》、《編年記》、《語書》、《為吏之道》等等。
其中法律部分記載了秦代施行之二十幾個單行法規條款原文,共記載法條六百條。記載秦律形式主要有:律;令(制、詔),制是皇帝對某事之批定;式:法律文書、程式,審訊法律文書具體程式,執法人員行政管理制度;如「為吏之道」;法律答問等等。其中秦律十八種記載:田律、廄苑律、倉律、金布律、關市律、工律、均工、工人程、徭律、司空、軍爵律、置吏律、效、傳食律、行、內史、尉雜、屬邦。
從雲夢秦簡中,可見秦律範圍遍及國家、社會和家庭各個領域,十分細密詳備。秦律出土,讓人從新認識到秦制並非後人所說的苛政,秦代有法可依、執法嚴格,秦法於吏於民都有絕對的權威。
「凡為吏之道,必精潔正直,謹慎堅固,審悉無私,微密纖察,安靜毋苛,審當賞罰。」奉行「明主治吏不治民」信條,認為吏為民綱。對官員要求十分嚴格。
《為吏之道》提出吏有五善:忠信敬上、清廉無謗、舉事審當、喜為善行、恭敬多讓。五失則是:誇誕、自大、擅權、隨意犯上,看重錢財輕視人才。提倡「寬容忠信,和平毋怨,悔過勿重,慈下勿陵,敬上勿犯,聽諫勿塞,審知民能,善度民力,勞以率之,正以矯之。」
官吏「五善」畢至,必有大賞。(《語書》)違反法令行事、玩忽職守、官吏貪贓枉法、行賄受賄,要罰款,嚴重者更要流放。從此可知,為什麼秦始皇「以吏為師」如此有效。
秦律中之《封診式》是關於審判原則及對案件進行調查、勘驗、審訊、查封等規定和案例。取其中《訊獄》為例,「凡訊獄,必先盡聽其言而書之,各展其辭,雖智(知)其訑,勿庸輒詰。其辭已盡書而毋(無)解,乃以詰者詰之。詰之有(又)盡聽書其解辭,有(又)視其它毋(無)解者以復詰之。」這裡,保證涉嫌罪犯說話的權利,被告、原告各展其詞,反覆對證並做記錄。這樣實施先於西方幾千年也。
即使刑訊,亦有嚴格規定。「詰之極而數訑,更言不服,其律當治(笞)諒(掠)者,乃治(笞)諒(掠)。治(笞)諒(掠)之必書曰:爰書:以某數更言,毋(無)解辭,治(笞)訊某。」即嫌犯拒絕講述實情,巧言偽詐,反覆翻供,有法律規定可用刑之情節時,還要記錄(爰書),方可笞掠。
《法律答問》更以問答形式對秦律條文、術語及律文之意圖做出解釋,相當於現在的法律解釋。主要是解釋秦律主體部分(即刑法),也有關於訴訟程序之說明。
通過這些法律制定及實施舉措,秦始皇整治民風,教化天下,「禁止淫泆,男女絜誠」(「會稽刻石」),不止當時民風大振,亦為後世開啟正統之端,即「俗同倫」,或「行同倫」。
秦律之完成、頒布、執行,標誌著統一之後的巨大努力。秦王朝統一乃全方位統一,除法律統一,還有經濟和文化統一。秦朝雖只有短短十五年,其所創立之皇權體制、法律、經濟、文字體制卻為後世各朝各代不斷採用,綿延兩千多年。#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本文摘自:大紀元首頁副刊文化網史海鉤沉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3) 明主治國

修築萬里長城是秦始皇最重要的豐功偉績之一。

第三章 明主治國 百世築基
一、天下底定,拓土開疆
秦始皇是一位富有雄心壯志之明君,一生勤政。史書稱秦始皇「晝判獄而夜理書」,夜以繼日,辛勤工作。據載,每天批閱各種奏請簡札達一百三十多斤重。
他完成統一大業之後,又以其非凡之雄才大略,拓土開疆, 迅速制定與頒布了一系列開創性法令及措施,建立並完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皇朝。其所奠定之皇朝體制,為中華民族後兩千年奠定了堅實基礎,揭開了歷史新篇章。
秦朝以前夏、商、周三個王朝為三個大國。中等國謂之方國或諸侯,小者以族屬為名,星羅棋布。其生存狀態,一直處於融合與兼併過程中。
夏朝之疆域跨今黃河中游南北兩側。商滅夏朝,疆域擴至黃河中下游兩側,但均無明確疆界。西周滅商之後,號稱「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詩‧小雅‧北山》)據春秋前期王室大夫詹桓伯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毫,吾北土也。」(《左傳‧昭公九年》)周王室在這個範圍之內仍未統一,王室只占據邦畿以內地區,其它皆為大小封國,皆處獨立或半獨立狀態。春秋時期,王室衰微,大國爭霸;戰國時期,七雄爭戰,談不到統一。唯到秦始皇時,才從根本上改變了原有疆域形勢。
秦始皇在滅六國之後,並未停止前進步伐,而是命滅楚之軍事統帥王翦繼續向東南進軍。東越投降,將其疆土劃入會稽郡(今江蘇蘇州)。閩越投降,就地設閩中郡(今福建福州)。又命尉屠睢等進軍嶺南,在南越北區設南海(今廣東廣州)、桂林(今廣西桂平)、象(今崇左)三郡。又命常頞向西南夷進軍,開五尺道,自今四川宜賓南達雲南曲靖。
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春秋戰國時期,其間五百四十九年,諸候混戰無休無止,百姓為躲避戰爭,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農業受到極大破壞,大量田地荒蕪。在中原各國相互征戰、無暇北顧之時,匈奴乘機南侵,攻掠秦、趙、燕三國北方邊地,南下騷擾周邊地區人民,給華夏子民生產和生活帶來重重災難。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命將軍蒙恬率士卒三十萬北逐匈奴,收復河南(今內蒙古伊克昭盟),置三十四縣。又北渡黃河,據陰山,連接舊時秦、趙、燕長城為一體,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鴨綠江,延袤萬里,以北防匈奴,這就是著名之萬里長城。
在消除匈奴威脅之後,秦始皇又立即調轉矛頭,決心降服並大力開發越族地區,他遷移近五十萬人口到越族地區與越人雜居,將中華文化傳至周邊地區及人民。
秦始皇在位時,按戰國地圖看,領土幾乎比戰國七雄控制範圍擴大一倍。秦始皇「設置郡縣」,對征服後的土地注重管理和制度建設,因此使統一後的土地統治穩固。後人認為,「功莫大過秦皇漢武」,意指秦始皇在功績方面,和漢武帝一樣,歷史上功高無量。
秦始皇首次從疆域上實現了中國歷史上中原南北疆土大統一。秦之疆域「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今越南中部),北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史記‧秦始皇本紀》)比西周時疆域至少超過五倍,奠定中國現代版圖基礎。並將中華文化擴大至更多種族及區域。
二、皇帝為首,三公九卿
設皇帝為國家元首——秦始皇廢「王」號,稱「皇帝」,是開創歷史之大事。古時只有三皇、五帝,卻從無皇帝之稱。皇帝已非舊制本族「大宗」,而是至高無上的國君。與之相應,皇后已非舊制國王眾妻之正,而是執掌六宮、母儀天下之女主。皇太子已非舊制本族之「宗子」,而是儲君,法定皇位繼承人。皇帝尚在君、王之上,君、王則由皇帝任免。皇權神授, 在人間至高無上。秦始皇上承先秦兩千數百年之結局,下啟後世兩千數百年之先運,成為本次人類中華史上第一位皇帝。
《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古籍刻本

《史記‧秦始皇本紀》曰:
秦王初併天下,令丞相、御史曰:「異日韓王納地效璽,請為藩臣,已而倍約,與趙、魏合從畔秦,故興兵誅之,虜其王。寡人以為善,庶幾息兵革。趙王使其相李牧來約盟,故歸其質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興兵誅之,得其王。趙公子嘉乃自立為代王,故舉兵擊滅之。魏王始約服入秦,已而與韓、趙謀襲秦,秦兵吏誅,遂破之。荊王獻青陽以西,已而畔約,擊我南郡,故發兵誅,得其王,遂定其荊地。燕王昏亂,其太子丹乃陰令荊軻為賊,兵吏誅,滅其國。齊王用後勝計,絕秦使,欲為亂,兵吏誅,虜其王,平齊地。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其議帝號。」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
《史記‧秦始皇本紀》:「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秦始皇是華夏本次文明第一位皇帝,即名符其實的「始皇帝」。秦始皇設丞相、三公、九卿,負責朝廷各部門工作。丞相等各自向皇帝負責,一切聽命於皇帝。丞相、御史、廷尉分管國家政務、監察、司法,分工明確,互不干擾,當今西方三權分立體制與此十分相似。另又廢除世卿世祿制,自中央至地方之官員均由皇帝任免,無權世襲。雖然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眾生,一朝文化,朝朝眾生皆來自不同天國,但秦始皇所建皇權體制卻一直被歷朝歷代所繼承,直到清朝結束,共沿襲二千多年。全世界只有中國有皇帝;君、王亦皆由皇帝分封。
三、地方行政,郡縣制度
秦始皇廢除分封制度,設立中央直接管理下之郡、縣、鄉、亭、里等多級行政基層結構;該管理結構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到現在還在延續。
地方行政郡縣制——秦始皇初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後增至四十郡,郡直屬中央,置守、尉、監三長,分掌行政、軍事、監察。郡下設縣,置令(長)、丞、尉三長,分掌行政、文獄、軍事。郡縣主要長官由命官充當,由皇帝任免。
郡縣制是中國歷史重要里程碑。據《史記‧秦始皇本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初併天下⋯⋯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秦始皇肯定李斯所奏,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
秦始皇建立大秦皇朝,使其後近一千七百年中國在管理制度上先進於西方各國。所謂「漢承秦制」(《後漢書‧班彪傳》),兩千年皇權時代之中國,在制度上基本沿襲秦朝制度。
秦始皇這套皇朝體制,是中國古代制度的文明典範,是中華民族的守護神。兩千餘年以來,疆土保衛、神傳文化進一步豐富,都得益於這一皇朝體制。
四、修築馳道,擴建長城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第二年,下令將原秦國故地與原六國境內舊道連接起來,並加以擴建為天子巡行天下的馳道。馳道中間稱為「御道」,兩側稱「旁道」。馳道寬闊平坦,在上面駕車速度極快。據漢代人記載,在馳道之上半日即可飛馳二百里以上。
秦始皇下令修數條以咸陽為中心之輻射狀馳道。北至九原郡(今內蒙古包頭),東至成山頭(今山東榮成),南至南海郡(今廣州),西南至滇(今雲南滇池附近),西至隴西郡(今甘肅岷縣)。馳道寬十至十五丈,逢山開山,遇河架橋,路面全用石灰加膠土夯成。這些馳道,歷經兩千多年風雨,至今有些路段仍可見當年路面之形,可見其質量之高。
為消除北方遊牧民族屢次侵犯之患,秦始皇下令修築長城抵禦外襲,並派遣蒙恬出兵討伐。原來各國之間都有一些長城,但北方長城不完整;統一後他下令把原來各國間的長城拆除,再把原來秦、趙、燕三國北邊長城連接起來,以防止北方匈奴南侵。給後世留下一條舉世聞名之萬里長城。
秦始皇下旨命扶蘇前去邊關歷練,協助蒙恬將軍修築長城,抵禦匈奴。圖為北京八達嶺長城。

後世某些人,為誣陷秦始皇如何「殘暴」,將春秋時齊國戰將杞梁訛傳為范杞梁,而有孟姜女尋其夫范杞梁哭倒長城的傳說。還有些人為其立廟作像,頗費一番功夫。其實孟姜女哭倒長城,並非秦時長城,乃是齊國長城。明代作家馮夢龍在其所著《東周列國志》中於幾百年前便作澄清。齊莊公之大將杞梁戰死於且於門,「其妻孟姜氏奉夫棺,露宿三日,撫棺大慟,涕淚俱盡,繼之以血。齊城忽然崩陷數尺,由哀慟迫切,精誠之所感也。後世傳秦人范杞梁差築長城而死,其妻孟姜女送寒衣至城下,聞夫死痛哭,城為之崩。蓋即齊將杞梁之事,而誤傳之耳。」
修築萬里長城實是秦始皇最重要的豐功偉績之一。後世偉人孫中山先生如是評論長城:「所以秦漢以後之事功,無一能比於大禹之九河與始皇之長城者⋯⋯」「中國最有名之陸地工程者,萬里長城也。」「由今觀之,倘無長城之捍衛,則中國之亡於北狄,不待宋明而在楚漢之時代矣。」
長城作為當今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不只其自身作為人類文化、技術之奇蹟流傳於後世,而且正是由於這萬里長城的存在,有效排除了對中華大舞台神傳文化演繹之干擾,使中華正統文化得到保護。
秦始皇當年為將嶺南百越地區納入中國版圖,派屠睢為主帥,率五十萬大軍南征百越。但秦朝大軍遭百越頑強抵抗,加之嶺南山路崎嶇,糧餉轉運困難,以致秦軍受創,三年兵不能進。
靈渠的部分河道

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隔著五嶺山脈,本無水路可通。但是,長江支流湘江上源與珠江支流上源,恰好卻同出今廣西興安境,且近處相距只有1.5公里許。只需溝通兩江,中原地區船運糧草,則可從水路越過五嶺,進入嶺南。秦始皇看到這種地理條件,巧加利用,於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命監御史祿,督率士卒在今廣西興安縣境內修建一條人工運河,轉運糧餉。在分水嶺上鑿出了一條水道,引湘入漓,造就人類河運史上一不朽傳奇。


                   
靈渠示意圖

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4年),運河鑿成,即是今日靈渠。它連接湘漓二水,溝通長江和珠江水系,聯通南中國水運網,使秦軍得到源源不斷的糧草補給和兵源補充,秦軍迅速統一嶺南。靈渠遂與都江堰、鄭國渠同被譽為「秦代三大水利工程」,為世界上最古老之運河之一,且一直沿用至今。#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2) 天下一統

秦始皇在十幾年征服六國、完成統一霸業的屢次征戰中,從不見有關其坑卒、屠城的記載,實為中國歷代最仁慈君王之一。

第二章  始皇出世 天下一统

一、六世奮發,國富兵強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繼位後,求賢若渴,一時天下人才西流。秦國所用丞相及主要謀士,多來自他國「客卿」,如范睢、呂不韋、李斯等人。他們在本國雖不被重用,入秦卻成為名相或上卿。
戰國中期,秦、齊兩強東西對峙,秦軍實力最強。各國為此嚴重不安,遂應用蘇秦「合從」策略聯合抗秦。秦為制衡各國聯合,則採納張儀「連衡」之謀。
從公元前318年,到公元前269年,秦國與其它六國幾經征戰,日益強大,六國雖多次合從攻秦,但都無奈秦國大一統進程。秦國經過六代君王奮發努力,至此是國富民強,已為秦始皇最後一統江山打下絕好基礎。
二、始皇出世,建立大秦
公元前259年正月,秦始皇出生在趙國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史記‧秦始皇本紀》)。《東周列國志》如此描述:產時紅光滿室,百鳥飛翔。看那嬰兒,生得豐準長目,方額重瞳,口中含有數齒,背項有龍鱗一搭,啼聲宏大,街市皆聞。
有關大秦將產生一統天下雄主之預言早已有之。早在秦文公四年(公元前762年),秦人在汧(千)渭交匯處建城居住。一夜,「文公夢黃蛇自天下屬地,其口止於鄜衍。文公問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於是作鄜畤(祭壇名),用三牲郊祭白帝焉。」(《史記‧封禪書》)文公十九年,得「陳寶」,《封禪書》載如下:作鄜畤後九年,文公獲若石雲,於陳倉北阪城祠之。其神或歲不至,或歲數來,來也常以夜,光輝若流星,從東南來集於祠城,則若雄雞,其聲殷雲,野雞夜雉,以一牢祠,命曰陳寶。[其大意為:建造鄜(現陝西延安富縣)畤(古代祭祀天地之處)後九年,秦文公得到一塊質似石之物,遂於陳倉山北城邑中祭祀。其神有時經歲不至,有時一年數次降臨,來時常在夜晚,光輝似流星,從東南方來集在祠城,像雄雞,鳴叫聲殷殷然,引得野雞夜啼。用牲畜一頭祭祀,起名陳寶。]據《封禪書》諸家所注,此石「質如石,似肺」,而其形則是「玉雞」或「石雞」,故陳寶祠又謂「寶雞神祠」。現陝西省寶雞市,其名即由此而來。得陳寶者,則有霸主之業。「另外,秦文公出獵,又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亦揭示秦國將應水德以取代(火)周。(《史記‧封禪書》)
秦獻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獻公曾見周烈王太史儋。太史儋對獻公說:「周故與秦國合而別,別五百歲複合,合十七歲而霸王出。」秦出霸王、秦人將一統天下之說法從此在秦國歷代嗣王之中秘密流傳。天意如此,非人力所能左右。秦始皇應運而生,遂成就一統江山、建立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皇朝之驚天偉業。
秦始皇出生後幾經周折,終歸秦國。於十三歲弱冠為王。「年十三歲,莊襄王死,政代立為秦王。當時,秦地已並巴、蜀、漢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滅二周,置三川郡。呂不韋為相,封十萬戶,號曰文信侯。招致賓客遊士,欲以併天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王年少,初即位,委國事大臣。」(《史記‧秦始皇本紀》)
在秦始皇親政前這九年中,因為年少,主要國事為相國呂不韋主持。
呂不韋集百家言論做《呂氏春秋》。當秦始皇成年並開始親政後,呂不韋因其前與嫪毐、趙太后沆瀣一氣,擾亂後宮,最終畏罪自裁。
公元前238年,秦始皇於二十二歲在故都雍城成人加冕並正式親政。「五年,將軍驁攻魏,定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城,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東郡。冬雷。六年,韓、魏、趙、衛、楚共擊秦,取壽陵。秦出兵,五國兵罷。拔衛,迫東郡,其君角率其支屬徙居野王,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內。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將軍驁死。以攻龍、孤、慶都,還兵攻汲。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十年,親政一年後,親自快速果斷處理內亂。
秦滅六國形勢圖

秦始皇加快對六國各個擊破的步伐,不給各國聯合行動之機,合從戰略徹底破滅。其滅六國總戰略方針為由近及遠,集中力量,各個擊破;先北取趙,中去魏,南取韓,然後再進取燕、楚、齊。
秦始皇首選攻擊目標為趙國。當時,趙國實力在六國中最強,是秦國走向統一道路的最大障礙。但是,趙國有名將李牧、龐煖等,秦軍屢次進攻趙國均被趙國擊退。在用主力進攻趙國的同時,秦對韓採取逐步肢解策略。公元前231年,韓國南陽郡「假守」(即代理郡守)騰,向秦獻出其所轄屬地。騰被秦始皇任命為內史,後又派他率軍進攻韓國。於秦始皇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俘獲韓王安。韓國滅亡。
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派大將王翦領兵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率兵抵禦,雙方相持近一年。後趙王聽信讒言派人替代李牧並處死李牧,同時還殺掉了司馬尚。此後,秦軍如入無人之境。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軍攻破邯鄲。趙王獻出趙國地圖降秦。但是公子嘉卻逃到代郡(今河北尉縣),利用李牧之名,收代人心,自立為王。秦軍在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滅燕國後將其俘虜。至此,秦統一了北方。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於秦國的強大威力,主動向秦進獻出麗邑,以求緩兵。此時,秦始皇正忙於滅趙,無暇分散兵力,遂接受獻地。使魏國得以苟延殘喘數年。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主力南下攻楚,秦始皇派王賁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魏軍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秦軍強攻不下。此時,齊國按兵不動,魏國孤立無援。王賁見連天大雨,黃河、卞河二水可用來攻城。即命秦軍士卒挖掘渠道,將二水引來,灌注大梁。大梁城牆壁壘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國就此而亡。
南方楚國,疆域遼闊,物產豐富,號稱甲士百萬。但其內亂不斷,君王大臣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幽王同母弟猶,即位為哀王,但僅在位二月,即被異母兄負芻殺掉。負芻成為楚王。其在位三年,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始皇依年輕將領李信所言,派兵二十萬由李信南下攻楚。李信持傲自負,被楚軍項燕、屈定擊敗。此時秦始皇親駕再見老將王翦,並最終說服王翦親率六十萬秦軍攻楚。王翦入楚境後,採取屯兵練武,堅壁不出,麻痹敵人,以逸待勞之戰略。相持歲余,秦軍對楚地情況基本適應,士氣高昂,體力充沛,皆欲與楚軍一決雌雄。同時,項燕之楚軍,鬥志鬆懈,以為秦軍怯戰,王翦太老,只求自保;外加糧草不足,準備東歸。王翦就此下令全軍出擊。秦軍爭先奮勇,連戰連捷,一舉打垮楚軍主力,長驅直入,殺死楚軍統帥項燕,俘虜楚王負芻及新立之楚王。至此,楚國滅亡,時為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
當王翦大兵至錫山(今無錫)時,造飯埋鍋,掘地得一古碑。上書:有錫兵,天下爭,無錫寧,天下清。問當地土人得知,此山自周平王起,盛產鉛錫,因名錫山。但近日出產漸少,亦不知此碑何人所造。王翦歎曰:「此碑出露,天下從此漸寧矣。豈非古人先窺其定數,故埋碑以示後乎?今後當名此地為無錫。」今無錫縣名,實始於此。秦國一統天下,早為天定。
在滅趙之中,秦軍已兵臨燕國邊境。燕國君喜惶惶不可終日。燕太子丹受田光之薦,讓荊軻冒險刺殺秦王,即歷史上的荊軻刺秦王,時值秦始皇二十年(公元前227年)。刺殺行動失敗。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命王翦、王賁父子揮軍攻下燕都薊(今北京市),燕王喜與太子丹逃亡遼東郡。秦將李信率領秦軍數千人,窮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潛伏於水中倖免於死。後來,燕王喜派人將太子丹殺掉,將其首級獻給秦國,想以此求得休戰,保住燕國不亡。燕王喜逃到遼東以後,秦軍主力就調往南線進攻楚國。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賁奉命攻伐燕國在遼東的殘餘勢力,俘獲燕王喜,燕國徹底滅亡。同一年,剛在南方滅楚大軍,又乘勝降服越君,設置會稽郡。長江流域全部併入秦國版圖。
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命令王賁揮戈南下,攻打東方六國中最後一國——齊國。從春秋到戰國中期,齊是山東諸國中較強大者。但是,公元前284年,燕、趙、韓、魏、楚五國攻齊,尤其是燕將樂毅橫掃齊國,令齊國險些滅亡。之後,齊國一直沒有復強。此時齊王建是個無能之輩。王賁南下伐齊,勢如破竹,長驅直入,來到臨淄,齊王建與後勝馬上向秦不戰而降,齊國滅亡。秦國走完了削平群雄、統一六國的最後一程。
秦始皇在十幾年征服六國、完成統一霸業的屢次征戰中,從不見有關其坑卒、屠城的記載,實為中國歷代最仁慈君王之一。後代歷史,文人多將秦始皇橫掃六國描述為「暴」;一些六國後裔,含亡國之恨,不念秦始皇仁慈活命之恩,反冠「殘暴」於秦始皇,非真秦始皇也!倘若秦始皇真如此「殘暴」,六國後裔恐怕早被趕盡殺絕。
從二十二歲親政,至三十九歲出兵擊敗山東齊國,進而完成統一中國之歷史大業,秦始皇在短短十七年之內,迅速結束春秋戰國時期長達幾百年的諸侯混戰局面,遂又不失時機制定與頒布一系列有利於統一之法令及措施,建立並完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皇朝。這種氣魄,遠非一般帝王能比。用前人未有之魄力、膽略,大刀闊斧,恰是應天時,順民心,讓世人重享安寧。
三、任人唯賢,善終不疑
秦始皇勇於開拓、十分開明,一生極為重視和重用人才。其用人眼光、膽識和胸襟氣度皆非同尋常,而且,既用之則充分信任、善始善終,其對人真誠寬容,遠超一般帝王之上。
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韓國水工鄭國受韓王之命假借協助修築水渠疲秦之謀敗露,秦宗室大臣藉機建議秦始皇驅逐在秦國謀事之所有諸侯國「客卿」,秦始皇遂頒「逐客令」,命令所有在秦任職「客卿」必須在規定時限內一律離開秦國。李斯在離秦途中給秦始皇上書《諫逐客書》,力陳「客卿」為秦所作貢獻、留用「客卿」重要及逐客之弊害,秦始皇閱後,立即收回「逐客令」,重邀被逐客卿回秦供職。不久還任用李斯做了廷尉。在李斯及鄭國的勸說下,秦始皇權衡利弊,毅然採納其建議,赦免疲秦之計主謀鄭國,並讓他繼續主持鄭國渠之修鑿,用近十年時間終於修成秦國第二大水利工程——鄭國渠。
鄭國渠的現今位置

秦始皇用人之道,任人唯賢,無國界之分。為得到著名謀略軍事家、當時尚在魏國作將軍之尉繚,秦始皇派李斯入魏勸說,最後終於說服尉繚入秦,成為他東征六國的主要謀士之一。有人把韓國公子韓非之書札傳到秦國,當秦始皇看到韓非《孤憤》、《五蠹》之書,不僅讚歎道:「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其後,秦始皇想方設法迎韓非於秦國。
滅楚之戰,秦始皇親請稱病在家的大將軍王翦出山,終於打動王翦並答應作征楚大統帥。最後贏得滅楚之戰。
因犯法而被關押之縣胥吏程邈在監獄裡研究文字改革,他把李斯創制的小篆圓折改成了方折,削繁就簡,經過十年努力,終於成就一種新體字,即隸書。後來有人把這些字上奏,秦始皇看後,認為很實用,遂赦免並起用程邈,讓其在御史寺裡供職。
秦始皇身邊聚集了一大批頗有才能之「客卿」,其中包括:丞相李斯(來自楚國)、軍事家尉繚(來自魏國)、將軍趙佗(來自趙國)、上卿甘羅(秦將甘茂之孫,甘茂來自齊國)、將軍蒙武及其兒子大將軍蒙恬、蒙毅兄弟(蒙武是秦老將軍蒙驁之子,蒙驁來自齊國)、水利專家鄭國(來自韓國)、帝王權謀理論家韓非(來自韓國)、客卿茅焦(來自齊國)等。這些「客卿」都是後來秦始皇打江山、理國政的重臣。
秦始皇對人才極為尊重,與人相處,能屈能伸,和人情、近世理。為爭取到尉繚,秦始皇不惜以帝王之尊,「與之抗禮」,「衣服飲食與之同」。(《史記‧秦始皇本紀》)雖然尉繚對秦始皇之為人屢有微辭,秦始皇亦充耳不聞,繼續放心任用。
鄭國雖是敵國細作,秦始皇不但沒有誅殺他,反而予以重用,讓他主持完成著名水利工程「鄭國渠」,大大增強了秦國的經濟實力。荊軻刺秦時助手高漸離在荊軻刺秦失敗後流亡民間,秦始皇愛惜其音樂才華,「重赦之」,命他為宮廷樂師。
秦始皇用人之最大特點是放手,用人不疑,不干預,給手下將、相以極大自主權。他將二十萬大軍交於李信,將六十萬大軍交於王翦,將三十萬大軍交於蒙恬,不設置各種限制他們權力之障礙,也不干預他們指揮作戰的過程。李信年輕氣盛,率二十萬大軍攻楚,為楚所敗。但秦始皇沒有追究其責任,而是繼續信任他,使他與王賁一起攻燕,讓其得以立下俘虜燕王之功績。
統一全國後,秦始皇對那些功臣宿將,繼續委以重任,與重要人物比如李斯、王翦、蒙恬等著名將相都善始善終,關係相當融洽親密。秦始皇與李斯君臣三十年,有始有終,最為典型。#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本文摘自:大紀元首頁副刊文化網史海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