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變化的神奇暗示 太準了!


五官變化與健康息息相關,中醫裡,人的五官分別對應五臟等部位。所以,對照自己的五官變化,就可以推斷出身體狀況如何。

(一)眼睛忽然看不見東西了,這是肝功能衰弱的標誌。
(二)嗅覺越來越不靈了,這是肺功能衰弱的標誌。
(三)嘴唇感覺變遲鈍了,這是胰臟功能衰弱的標誌。胃部受到侵害時,嘴唇會變得乾燥甚至破裂。
(四)耳朵聽不清聲音了,這是腎功能衰弱的標誌。腎功能受阻多.是坐著工作的人,所以,久坐不動的人更應注意。
(五)味覺遲鈍嚐不出味道了,這是心功能衰弱的標誌,當口中乾澀,感覺不出食物的滋味時,要注意心臟發生病變。

五官不適發出的疾病信號

五官變化的神奇暗示。(網路圖片)
五官變化的神奇暗示。(網路圖片)
五官是人體的重要器官,它與身體的五臟是息息相關、唇齒相依的。如果五官感覺不舒服,那五臟也正逐步地發生功能衰弱,從而產生了疾病。
1、眼睛忽然經常發花,眼角乾澀、看不清東西。這是肝臟功能衰弱的先兆。
如果按一按肝臟的四周,就會有發脹的感覺。這時除了及時就醫外,還要注意用眼衛生,不要讓眼睛太疲勞,有時用眼不當也會影響到肝臟。
2、耳朵老是嗡嗡作響,聲音也聽不太清。這是腎功能在逐步衰退的信號,有時還會伴隨著腳痛、腰痛、尿頻等症狀,工作過於勞累的人尤其是要注意,要做到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少飲酒、少吃薑、辣椒等刺激性強的食物。
3、嗅覺不靈敏,經常咳嗽,有時甚至呼吸困難。這是肺臟功能逐步衰弱的標誌,病人首先要注意飲食,戒煙或者控制吸煙量,也不要和經常吸煙的人在一起。多吃新鮮瓜果和蔬菜,加強體質鍛煉,防止肺部合併症發生。
4、嘴唇感覺麻木,飲食減少,身體日見消瘦,這是胰臟功能在逐步衰減,這主要是由於飲食失調,饑飽不當所致,由於胰臟不好,便殃及胃,當胃受到損害時,嘴唇就會明顯地變得乾燥欲裂,麻木無味。這時除了調整飲食外,還要注意不要吃生冷、油膩的食品。
5、味覺遲鈍,嚐不出味道,伴隨而來的是心悸、夢多、失眠等症狀,這就意味著心臟功能受到了損害。這是操勞過度所致,當口中乾澀,舌苔厚重,嚐不出食物的滋味時,尤其要警惕,防止心臟發生病變。

五官的功能與臟腑關係密切

五官變化的神奇暗示。(網路圖片)
五官變化的神奇暗示。(網路圖片)
面部五官對美容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外形直接關係人體的容貌美。五官的功能與臟腑關係密切。

:網路 / :大紀元

中國第一個「和尚皇帝」──梁武帝蕭衍

蕭衍,字叔達,南朝(420─589)南蘭陵中都裏人(今江蘇武進縣),生於公元464年。
極具天賦
蕭衍是漢代相國蕭何的後代,在位48年,壽85歲,是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皇帝,僅次於清朝的乾隆。蕭衍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專的帝王。《資治通鑑》說梁武帝「博學能文,陰陽、卜筮、騎射、聲律、草隸、圍棋無不精妙。」而其天生就具備的文采和軍事才能,在他7、8歲時就給他帶來了顯赫的聲譽。
蕭衍少時就聰明且喜歡讀書,是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尤其在文學方面很有天賦。當時他和另外七個好友被稱為「八友」,其中包括歷史上有名的沈約、謝眺、范雲等。沈約後來寫了《宋書》、《齊紀》等書,而謝眺則是這時期有名的詩人。不過,這八個人當中,蕭衍的膽識卻是其他七個人無法相比的。

做南朝皇帝四十八年

蕭衍做皇帝時間長達四十八年之久,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
蕭衍做皇帝初期的政績是非常顯著的。他吸取了齊滅亡的教訓,自己很勤於政務,不分冬夏春秋,總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他為了廣泛地納諫,聽取眾人意見用好人才,下令在門前設立兩個盒子(當時叫函),一個是謗木函,一個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沒有因功受到賞賜和提拔,或者良才沒有被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裏投書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給朝廷提甚麼批評或建議,可以往謗木函裏投書。
蕭衍很重視對官吏的選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長官一定要清廉,清正廉明。蕭衍還下詔書到全國,如果有小的縣令政績突出,可以升遷到大縣裏做縣令。大縣令有政績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執行起來後,梁的官治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不做皇帝 一心向佛

南朝是中國佛教文化的重要發展時期,梁武帝的極力推崇使佛教在江南得以廣泛傳播。梁武帝在位期間曾四度捨身,成為中國第一位「和尚皇帝」。
梁武帝年輕時信奉道教,登基第三年,他便率僧俗二萬人舉行大法會,宣布自己「捨道歸佛」。他希望通過「以佛化治國」的途徑,將人們從對現實名利的關注引向對生命永恆的追求與超脫。
梁武帝皈依佛門後,曾四度捨身同泰寺。527年,他在同泰寺裏住便房睡素床,用土瓦茶具和碗,每日晨鐘暮鼓念誦經文,還與寺僧一起打掃佛殿。國不可無君,文武大臣們苦苦哀求,才把梁武帝請回到了皇宮。529年9月,梁武帝在同泰寺裏舉行「四部無遮大會」,他帶領群臣拜完佛後不願回宮,當晚便住在同泰寺裏。第二天,他在佛堂上為四部大眾開講經,大臣們百般勸說無果,於是,朝廷自公卿以下的群臣出錢一億(古代一億為十萬)奉贖,梁武帝方才於10月還宮。546年,83歲的梁武帝再次捨身,結果群臣花錢二億再次將他奉贖。一年後,梁武帝第四次捨身同泰寺,他一共出家37天。貴為皇帝卻捨身出家,梁武帝以身弘法,極大地擴大了佛教在中國的影響力。
由於帝王的推崇並以身事佛,南朝佛教至梁武帝時期達到了頂峰,上至帝王宗室,下至世家大族、平民百姓都崇信佛事,佛教乃成為國教,興盛空前。
圖:網路 / 文:明慧網
梁武帝的輪迴故事(上) http://ppt.cc/-ELi
梁武帝的輪迴故事(下)http://ppt.cc/m1db

成語典故:得見青天


孟秋指陰曆七月,民間信仰中,七月是諸事不宜的鬼月,七月朔日(初一)要開鬼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鬼節),七月望日(三十)要關鬼門。古時候,關鬼門時,處處可見超度盛會。
金光寺塔內藏有舍利佛寶,所以寺塔夜放霞光,使得祭賽國被四方敬仰,但是孟秋朔日半夜,天忽然下了一場血雨,舍利佛寶不翼而飛,從此金光寺塔也不放光了,四方也不來朝聖了。國王冤枉金光寺和尚,把他們囚禁起來,每日裡嚴刑拷打他們。
三年後,唐僧一行取經經過祭賽國,唐僧同情金光寺和尚的遭遇,沐浴後和孫悟空前去掃塔。在掃塔過程中,孫悟空捉到兩個魚精,經過師徒二人盤問,才知道興風作怪的是亂石山碧波潭的九頭怪。兩三個小和尚提著燈籠引唐僧師徒下塔。一個先跑去報告眾人,說:「好了,好了!我們得見青天了!偷寶貝的妖怪捉到了!」
「得見青天」指冤屈得到伸張。
(出自《西遊記》第62回)

──
轉自正見網

地球上的巨人、小人國



巨人存在有留在世界各地的記載和骨骸為證
生活在1000年以前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法德蘭好像也看見過6米長的骨骸,是可薩國王的臣民拿給他看的。俄羅斯古典作家屠格涅夫和柯羅連科也在瑞士盧塞恩博物館見過那麼長的骨骸。他們被告知說,這些大骨頭好像是1577年由費利克斯·普拉特涅爾醫生在一個山洞裡發現的。
俄羅斯的編年史里還記載:游牧人在庫利科沃原野戰役中請出一個高4米的巨人,但俄方以奧什里亞比雅為首的俄羅斯勇士將他打翻在地。這是626年前的事,很可能巨人從此絕跡。
然而,4米或6米的巨人還不是最高的。西班牙人佔領美洲時,好像還在一座阿茲特克神廟看到了一具高20米的骨骸,並把它作為禮物獻給了羅馬教皇。有個19世紀末在美國政府擔任總考古學家的惠特尼對一具直徑為2米的顱骨進行過仔細研究,這具顱骨是在俄亥俄州是一家礦井裡找到的。這樣“腦袋”的主人應該是身高50米左右,屬於那種笑話諾亞造方舟預防大洪水的巨人。
他們看到了“長翅膀的人”
第一個對“飛人”進行研究的國家是美國。美國空軍的檔案里有一份關於不明飛行物的報告,作者是內布拉斯加州的威廉·拉姆。事情是這樣的,1922年2月22日下午5點,拉姆先生正在郝貝爾附近打獵。突然,他聽到空中傳來一聲尖銳的怪聲,拉姆立刻抬頭,看見又大又黑的東西在天空飛翔,似乎是人的模樣。然後,這個奇怪的東西像飛機一樣降落,開始在厚厚的雪地里走路。他足有八英尺高。拉姆先生原想跟着他,但在積雪裡,想快些走並不容易。最後筋疲力盡沒有追上他。
檔案中,波因特普萊森特小鎮也是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小鎮附近,發生過幾次類似的事件。1966年11月15日,住在波因特普萊森特小鎮的兩對小夫妻,去鄉村看朋友時迷了路。他們開車經過一座古老的磨坊時,天空飄散下來許多灰塵。一位女士仰起頭,目瞪口呆地看到有兩個紅色的圓盤狀的東西,在黑暗的夜空中閃閃發光。這兩個圓形物體直徑大概是2英寸,就像是掛在天空中似的。接着,它們開始向他們的汽車移動,車上的人終於看清,原來這是巨人的雙眼。這個巨人看起來像是人的體形,但是有6.5到7英尺那麼高,而且背後居然還長着一雙翅膀!這雙紅眼似乎能對路人施催眠術,足足有一分鐘,每個人都呆坐在那裡,沒有辦法看別的地方。直到有人喊:“我們快離開這兒!”車子終於啟動離開。
但是,當他們開車以一百英里的時速飛馳狂奔,翻越一座小山時,車上的人又看到了一個長翅膀的人,展開雙翼,輕鬆地超過他們,飛過樹叢。1966年11月25日清晨,波因特普萊森特小鎮上的一個年輕的推銷員托馬斯·由里開着車出門了。他看到有一個體型異常高大的人,站在田野旁。可是突然,他張開翅膀,垂直地飛上天空,就像是一架直升飛機一樣。車子時速是75英里,但他的飛行速度可一點不比車子慢。波因特普萊森特小鎮的居民看到飛行怪物后,整個鎮子都瀰漫著一種難以言狀的恐懼。
五千年前的十二公分成年小人骨骼被發現

柏林大學的法蘭茲博士在調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時,挖掘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最先發現地面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便試着往地下挖。這一挖可不得了,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挖到最後,終於出現這些東西的主人,一個小人。這一具骸骨約十二公分高,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屍體,因為骨骼的樣子已經是成人。經科學家研究,證實其年代約在五千年前。
樹孔中居住的七八寸長小人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樹孔中小人一文載:廣東澳門島,有姓仇名端貿易商人,經常去各國做買賣。一日,遇颱風,幸避一島灣,風息后,船老大因力憊看船,仇端登島散步。仇見島中枯樹甚多,大可十圍,樹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長僅七八寸,有老幼男婦,膚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糸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與人相稱。見仇來看,齊聲說:“口渠三伊利!”仇此時要出恭,便解褲蹲地上,后吸煙繼續觀看。忽聽人聲嘈雜,見枯樹最高處,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門大啟,小人約千餘,聯臂而出,搖旗一呼,各樹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聽號令。其中有年輕者,面目端正,束髮紫金冠做小人總指揮;口喃喃不知做何語。旋聞眾應曰:“希利”,執堅擁來。仇大驚,知為驅己,然藐其小,並不害怕。蹲如故。年輕者又喃喃多時,仇不應,即揮戈與戰。小箭、小槍、小刀、小戈矛,鑽剌兩股頗痛。惡之,戲以手中煙筒擊年輕者。一擊,遂翻落雞背上斃矣。眾抬屍回,城堅閉。其餘皆竄入樹孔中。仇也回船。
夜靜,聞岸上小人大至,擲泥沙而大呼曰:“黎二師四咿利!”雞鳴始寂。仇船上自思:若抓回一二頭,回故里,轉可炫耀。第二天早上,託言採薪,拿布袋與斧子至故處,砍破一樹,小人挺多,還有沒睡醒的,大概是一門眷屬,無一漏而裝布袋中。回到船上,給飯喂也吃,特別好吃松子果。讎正打算回走,岸上小人如螞蟻無數。口喃喃象是惡罵,且小箭如雨,船人怨恐,解纜而去。一個月左右,仇回廣東,訪其知者,說是僬僥國人。問洋人,說該物當肉吃,味甘甜,唯此物一人不敢獨行,恐為海鵠銜去。仇喜,把小人放在嵌水晶片的盒子里,拿到市上讓人觀看,為此得了很多錢。
故事後來,該小人轉與他人,並用紫檀做小屋宇,該小人知禮儀,懂廉恥,靈性與生活習性與現代人沒有甚麼區別,只是小而已。
長三寸的勒畢國人
漢朝郭憲的《別國洞冥記》中載: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常群飛往日下自曝,身熱乃歸,飲丹露為漿,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計如珠也。郭憲記述勒畢國人文字較少,但仍略窺一斑,其日下自曝,身熱乃歸,攝取太陽能量,似與面日月練功的現代氣功師靈性相通,只能說明,同歸一道也。
水面尺許二短人
《子不語》夏太史說三事一則中載:高郵夏禮谷先生督學湖南,舟過洞庭。值大風浪,諸船數千,泊舟未歲。夏性急,欲趕到任日期,命舵工逆風而行,諸船隨之楊帆。至湖心,風愈大,天地昏黑,白浪如山。見水面二短人,長尺許,面目微黑,掠舟指擼,似巡邏者。諸船中人俱見之。風定日出,漸隱去也。
碳黑小人出現在四○年代
據《求知世界》報十七期羅桂生“兩個小黑人是何種生物?”一文中說:我家住在廣西灕江畔,離桂林不遠,記得四○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陽高照。我端着飯碗邊吃邊玩,突然在屋后曬短褲的長凳上,看見從布下走出兩個“小黑人”,它們約一寸高,與人體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無穿衣,直立行走。它們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着。我舉起筷子,它們一齊高舉雙手。陽光把它們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隨手拾起一塊石頭就朝它們扔去,然後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來看,但兩個“小黑人”已無影無蹤了。
:網路 / :正見新聞網

地球被忽視的歷史:史前巨人族

美國和秘魯考古學家聯合宣布了一個瑪雅考古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他們在位於秘魯北部海岸的一座巨型金字塔內發現了3座充滿大量神秘文物的古墓。
讓考古隊員感到震驚的是,他們在3座古墓里發現了3具非同尋常的骸骨—-3具“巨人”的骨架。之所以稱他們是巨人,是因為這些骨架的身長都在2.8米以上,而普通的當地男性身高平均僅為1.49米。
再看看南美洲發現的JCA石雕,這些珍藏在博物館里的石頭上,雕刻着許多難以置信的圖畫。在這些石雕中,人與恐龍的比例差不了多少。
以現在發現的暴龍化石為例,暴龍約有3層樓高。在所有的石雕里,恐龍雖然還是比人大,但比例並不懸殊,三角龍對於人來說,好像是現在人與牛的比例。這說明了甚麼?是不是有可能在恐龍時代就生存有巨人?
據1986年12月25日《墨西哥太陽報》報道,在墨西哥城東出土了一個完整的巨人頭顱骨和巨人使用過的石臼殘片以及簡易床等遺物。這個巨人顱骨的長度有50多厘米,口中的大牙有大拇指大。據專家估計,這類巨人身高在3.5-5米之間。
早在1520年,人們在墨西哥城附近就曾挖掘出巨型的人類骨架,這些骨架粗如牛骨。後來,在墨西哥其他地方也找到過這類巨骨,其中有一塊巨人的頭蓋骨大得像個鐵鍋,人們甚至可以在它上面烙制玉米餅。
20世紀50年代,土耳其東南部的約弗雷特山谷發現了兩根長為1.2米的大腿骨化石,據研究,此化石為人類大腿骨。用這兩根大腿骨復原出來的人身高應該有4.2~4.8米。
在斯里蘭卡的亞當峰頂,人們發現了一隻巨大的腳印,腳印寬0.8米,長度為1.5米。專家認為,這隻腳印是古代巨人無意中留下的。
在現代中國也曾出土過巨人的骸骨,據1921年10月8日《盛京日報》報道,人們在北京西城大名濠挖掘溝渠時,在下風40號地下發現了8具巨型骨架,這些骨骼每具長約8尺,腦袋大如牛,在當時引起了轟動,許多人前往觀看,國內許多報紙作了報道。據專家估計,這些人生前都在3米以上。
眾多證據說明巨人確實存在過,並且其足跡幾乎遍布全球地。即使是在被海洋淹沒的淺海中,也發現了巨人骨架。
人類的文明歷史並不是就是現在這麼一次,按照瑪雅歷的記載,總共有五次太陽紀的人類文明存在,事實也是這樣,瑪雅歷也就是一種史前文明的流傳。
首先出現在地球的人類就是現在傳說中的巨人,作為人類始祖的巨人,思想非常的單純簡單,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高興時就手舞足蹈,悲傷時就趴在地上不肯起來,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根筋個性。
和這個巨人相匹配的動物物種也是非常巨大,都是神為了人而創造。這涉及到一個食物和交通運輸工具的問題,這個就是後世所流傳的侏羅紀恐龍,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就是巨人文明時期的後期產物。
雖然巨人的文明已經滅亡,但是還是會留下很多的遺迹這樣的,各種的傳說也就得到流傳下來,探險挖掘也是小人們最喜歡做的事情。
小人文明後來也滅亡了,存在大地上的就是類似我們現在這個體形的人類。
人接着出現了一個科技水平非常高的文明,就是第三次太陽紀的人類文明,月球就是那個時候的產物,就是在那個時候發射升空的,就是一個空心的金屬體。
這一次的人類文明滅亡后,月球也給丟棄了,在宇宙塵埃的厚厚累積下,就變成了今天的這副摸樣了,外面的宇宙塵埃都有十幾公里厚了。
第四次太陽紀的人類文明,就出現這個大覺者來到人間界傳法度人,給人留下這個修煉的文明,就是類似老子,釋迦牟尼和耶穌這樣的大覺者來傳法度人。
這一次人類文明在大洪水中給毀滅后,也有這個史前文明給留了下來,印度的婆羅門就是上個人類文明所流傳的佛法,是已經走進末劫時期的佛法。
婆羅門宗教典籍中就記錄有毀滅上一次人類文明的大洪水,其中很多的名詞,對天上世界的敘述,和釋迦牟尼佛講的非常類似,其實也是一種佛家文明。
在神州大地昆崙山這裡就流傳下來易經八卦,河圖洛書,太極陰陽等等這些仙道的文化,這些都是一種史前文明的繼承。
現在,這就是我們這一次的人類文明,第五次太陽紀人類文明。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個荒謬的笑話,人類一次次文明發展到高峰時期,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毀掉了,留下少部分人,進入原始社會,又重新發展出新的文明。
一九六八年的一個夏天,一位美國的業餘化石專家在位於猶他州附近,也是以三葉蟲化石聞名的羚羊泉敲開了一片化石。這一敲不但鬆動了一百多年以來現代人類所篤信的進化論,更替人類發展史研究敲開了另一扇門。
這位名叫威廉·米斯特的美國人在敲開這片化石之後,赫然發現一個完整的鞋印就踩在一隻三葉蟲上,這個鞋印長約26公分,寬8.9公分。從鞋印後跟部份下凹1.5公分來看,這應該是一雙和現代人類所穿的便鞋類似的鞋子,也就是說這隻鞋子的主人是生活在一個有一定文明下的環境。
令人納悶的是,三葉蟲是一種生長於六億年前至二億多年前的生物,換句話說,在這久遠的歷史時期之前,是不是有着和我們一樣的人類文明存在?
從一些史前的藝術品中,也可以得到巨人種族存在的證據。在南美洲秘魯ICA地區發現的ICA石雕,這些石頭上的雕刻十分令人驚訝。石雕上描繪着恐龍與人生活在一起的情況。
許多石雕上繪出人被暴龍追趕,還有一些是人騎在恐龍被上打仗。如果以圖上的比例來看,所畫的人類與恐龍身材比例並不懸殊,約略是人類與家畜的身材比例。
如果我們把這兩個發現聯想在一起就更有趣了!以ICA石雕上的恐龍與人的身材比例來說。三角龍的身高約為5米,那麼依比例推估騎在恐龍背上的戰士身高約有4.5米。另外被暴龍追趕的人身高也大致相同。與Taylor發現的大腿骨的主人身高大致在同一個尺度。
ICA地區也發現了許多以黏土製造的恐龍雕塑,每一隻都雕刻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真令人難以想象沒有現代化考古工具的古代人是如何得知恐龍的樣貌及動作?除非他們曾經看過並與恐龍生活在一起。
另外在美國猶他州也發現了史前人類繪製的恐龍岩畫,外型像是一種名為Pterosaur的恐龍,而在這幅岩畫附近也找到這種恐龍的化石。值得注意的是,這幅圖與印地安神話傳說中的“雷鳥”(thunder bird)十分類似。
能夠證明巨人時代曾經存在過的另一有力證據,是現存的巨石建築及其遺迹。這些巨石建築分佈在全球各地,從平原到高山,從陸地到海洋,數量之多,分佈之廣,令人驚嘆;其工藝水平之高,其建造難度之大,絕非尚處於石器時代的人類所能勝任的。但是,如果把這些巨石建築看作是巨人時代的產物,就很容易理解了。
除了考古學上的發現,還有大量史料記載。
中國的《國語》中就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春秋時期,吳國進攻越國,在會稽紮寨時,無意中挖出一副巨大的死人骨架,決定把骨架運回吳國,還請教了孔子。孔子認為,這是被大禹處死的防風氏部落人的遺骨。這個部落的人特別高大,身高達3丈以上。
據記載,麥哲倫在做環球航行時,於1520年來到南美洲東海岸巴塔哥尼亞高原,他們在這裡看到一個“比平常人高一倍”的大腳板巨人,隨行人員比加費德描述說:“這個人身材十分高大,我們腦袋只到他腰際。”麥哲倫把發現這個怪物的地方叫作“巴塔哥尼亞”(西班牙語,即“大腳”)。
南美的岩石上刻有巨大人像,巨大到從地面幾乎分辨不出來,須從天空俯視才看清楚。英國也有這種瞪視天空的巨大石像。
《聖經·舊約全書》記載了一位國王的床鋪長9個腕尺(相當於5米),寬4 腕尺(相當於2.2米),這麼大的床鋪只有巨人才需要。
中國古代正史《漢書》第27卷《五行志》中記載:“秦始皇帝二十六年,有大人長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見於監洮。”
《後漢書》第一卷 《光武帝紀第一》中記載:“時有長人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以為壘尉;又驅諸猛獸虎豹犀像之屬,以助威武”。
在宋朝沈括的《夢溪筆談》第21卷提到, 有人在一墳墓挖掘出一個巨人骨骸,“脛骨長二尺余,顱骨大如斗”。另外,在《搜神記》、《山海經》等記錄怪異事情的古籍中也有這種記錄。
在古希臘和羅馬的傳說中,天國降血落在大地女神蓋雅的膝上,她於是懷孕,產下泰坦族,也就是傳說中的巨人族。
:網路 / :正見新聞網

七月的嘉年華會—中元節



作者﹕力修 整理

農歷七月又叫「鬼月」,人們對鬼有一種莫名的敬畏,所以七月很多熱鬧的祭拜、民俗活動,自然也以鬼為主了。鬼月中有三個與鬼有關的節日,分別為「七月初一 開鬼門﹙冥府在這天釋放那些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享用人們的供祭﹚」、「七月十五中元普渡﹙鬼月中最重要、熱鬧的祭拜活動﹚」、「七月三十關鬼門」。 七月十五日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其實,就是結合了道教和佛教兩個節日,又俗稱「鬼節」、「中元普渡」。

源於普渡地獄眾生

道 教的說法中元節是「三元」之一,正月十五為「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七月十五為「中元」,是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為「下元」,是水官解厄日。在中元節這 天,地官大帝會為無主鬼魂赦罪祈福,讓他們能解脫痛苦;因此道士要在這一天誦經,以酒食供品祭祀地官大帝,同時也超渡十方的孤魂野鬼,讓他們也能感受到人 間的溫情。佛教則做「盂蘭盆」超渡法會,以百味五果供養僧眾,將其所得福報為健在的父母植福,或為已往生的父母超渡。

其實,兩者最終目的都是普渡在地獄受苦或無主的鬼魂。看似相同,不過還是有區別的;然而時日一久,兩者之間的區隔也就日漸模糊,進而融合成現在富有博愛、孝道精神的中元普渡之民俗活動。

盂蘭盆節

源於佛經中「目蓮救母」的故事,盂蘭盆原意是「解救倒懸」,譯自梵語,謂人生的苦難就像蝙蝠倒掛在樹梢上,倒懸著,痛苦不堪;而為免於眾生受倒懸之苦,就需誦經、布施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以求得福報。

目 蓮生性善良,平時恭敬三寶,行善布施;但目蓮的母親為人吝嗇、好殺生。一天,目蓮出外經商,他將家中錢財分為三份,一份讓母親支用,一份自己帶走,另一份 留在家中作布施用。殊不知目蓮一離開家,她母親便天天宰殺雞鴨,碰到僧眾來托缽時,即令家僮亂棒打出門,還放狗追咬討食的乞丐。由於她的種種惡行,死後被 打入地獄受苦還業。

母親死後,目蓮悲痛萬分,認為唯有出家修行方能報母恩。數年後,他得道成為佛陀座下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由於目蓮十分 惦念母親,他就使用神通去尋找母親,結果看到母親因業報墮入惡鬼道,肚子很大,喉嚨很小,不能進食,因而時時受饑餓之苦。目蓮不忍母親如此受罪,於是他拿 食物給母親吃,可是食物剛送進母親的嘴裏即燒成火碳,無法下嚥。目蓮傷心又無計可施,最後便求助於佛陀。佛陀說:「你母親生前罪孽深重,你無法一人獨自化 解,須仰賴十方僧眾,在七月十五日,於盆中放置百味五果,供養十方僧眾,此功德無量,再憑此慈悲心,超渡眾惡鬼,才能解救你母親的苦難。」目蓮按佛陀指 示,辦法會、誦經施食,果然使他母親脫離鬼道,並投胎於王城為狗,後經目蓮超渡才得以升天。

從此,佛教徒於每年七月十五日舉辦盂蘭盆法會,供養僧眾,超渡孤魂野鬼,以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而盂蘭盆會的習俗也廣為流傳了。

紙錢的傳說

中 元普渡除了豐盛的酒肉祭品外,還得燒紙錢給幽冥界眾生花用。據傳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賺了很多錢。他的哥哥蔡莫、嫂嫂慧娘十分羨慕,慧娘便要蔡莫去跟弟 弟學造紙。可是蔡莫沒有恆心,一心只想著賺大錢,造紙技巧還沒學會,就急匆匆開了一家造紙店。結果他造出來的紙品質粗糙,滿屋子的紙張也乏人問津了,夫妻 二人對此也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

後來,慧娘終於想了一條妙計。一天午夜,蔡莫家突然傳出一陣淒厲的哭聲,鄰居從睡夢中被驚醒,匆匆來到 蔡莫家查看,一問才知慧娘突然暴斃死了。翌日清晨,蔡莫在眾人面前扶著慧娘棺木嚎啕大哭,還邊哭邊燒著紙。忽然,棺木傳來慧娘叫喊的聲音:「快把門打開, 我回來了!」在場的人頓時嚇呆了,最後蔡莫鼓起勇氣把棺木打開。只見慧娘活生生的坐起來並告訴大家,她死後到了地獄,閻王判她要推磨受苦;幸好蔡莫燒了好 多紙錢給她,所以小鬼們爭相幫她推磨,她又送了閻王很多錢,閻王一高興就放她回來了。蔡莫故意問:「我沒有給妳送錢啊?」慧娘指指燃燒的火堆說:「這就是 錢啊!陰間都是用紙當錢的。」蔡莫聽了急忙又去抱了兩大捆紙來燒,說要燒給陰間的爹娘,讓他們少受點罪。消息傳開後,大家見紙錢用處這麼大,才幾天蔡莫家 的紙就全部賣光了。

慧娘還陽那天剛好是農歷七月十五日,從此每逢這一天,人們就會在祭拜時焚燒紙錢給祖先、孤魂野鬼,而這個習俗也就流傳至今。

放水燈

中 元節除了普渡的習俗外,有的地方還會放水燈來超渡溺水的亡魂。傳說溺斃的鬼魂必須找到替死鬼才能投胎轉世,所以人們會在湖邊或河邊放水燈,用意是要藉著燈 光,告知水府幽魂來享用祭品;另有一種說法,認為放水燈是替這些水鬼引路,讓他們能尋得托生之路。據說水燈流的越快,放水燈的人家當年的運氣就越好。

:網路 / :大紀元

浪漫的中國情人節—七夕


作者﹕文/力修 整理
在晴朗的仲夏之夜,天空繁星閃閃,銀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耀的星星,隔著銀河遙遙相望,這就是千古以來,向世人訴說著他們美麗愛情詩篇的牛郎織女星。
農曆的七月七日是七夕,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少女節。七夕坐看牛郎織女星,這是民間的習俗,傳說牛郎織女每年的這天晚上在鵲橋相會。
源於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
話說在西周時齊地﹙今山東一帶﹚,有個善良的年輕人,他的父母早逝,只得跟著兄嫂過日子,他每天外出放牛,於是大家便叫他「牛郎」。牛郎日漸長大,一向不喜歡他的嫂嫂,就要兄弟兩人分家,自己佔了田地和房子,只把一條老黃牛分給牛郎。
可憐的牛郎只好孤伶伶牽著老牛到處流浪,最後在一片荒山下蓋了間茅房住下來。其實,這條老黃牛是有來歷的,它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被貶到凡間受苦;牛郎非常愛護它,就算自己常餓肚子,但放牧老黃牛時,一定把它餵得飽飽的,因此老黃牛時常想著要報答牛郎的恩情。
一天機會終於來了,老黃牛得知七仙女﹙玉帝的七個女兒﹚常結伴到凡間玩耍。於是就託夢告訴牛郎,要他隔天趁七仙女在湖邊戲水時,取走一件仙女掛在樹上的衣裳,如此他便會有一位美麗的仙女做妻子。一早,牛郎將信將疑的依約到湖邊,果然看到一群仙女在戲水;藏身蘆葦中偷看的牛郎,突然跑出來抓了一件衣裳,驚慌失措的仙女們急忙上岸穿了衣服飛走,獨剩年紀最小的織女。在牛郎的懇求下,織女便答應做他的妻子。
婚後,倆人十分恩愛,男耕女織,生活雖不富裕但幸福美滿。轉眼間過了三年,織女也為牛郎生了一對兒女;不久,老黃牛也死了,臨死前老黃牛囑咐牛郎要把它的牛皮留下,在危急時披上可以幫他。
織女和牛郎成親的事終於被玉帝和王母娘娘知道了,盛怒下他們決定派天兵天將把織女抓回天庭。眾天神在牛郎不在家時,趁機抓走了織女;牛郎回家不見織女,這時,他想起了老黃牛的話,於是便把小孩分別放進兩個籮筐中,挑起兩個孩子並披上牛皮,想要找回織女;原來那牛皮能平地飛升,在空中騰雲駕霧。牛郎看到織女就在前方,便奮力追趕,眼看即將追上,這時突然趕到的王母娘娘,忙拔下頭上的金簪,往牛郎和織女間的天際一劃,瞬間出現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從此兩人被隔兩岸,一個河東,一個河西,只能遙望對泣。但他們忠貞不渝的愛情感動了喜鵲,成千上萬隻的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踏著它們的身體在鵲橋上相會。天長地久,他們的不變的真情感動了玉帝和王母娘娘,就准許他們每年七月七日相會一次。
七夕情人節是中國最浪漫的節日,牛郎織女優美感人的愛情神話,至今仍令人低迴不已。傳說中織女聰慧善良,手藝靈巧,能織出雲彩般的美麗天衣;為了讓年輕的女孩們也能擁有織女般的巧手巧藝,於是就發展出七夕「乞巧」及各式的習俗。
乞巧會
七夕拜織女,自漢代開始一直到明朝都很盛行。有年輕女孩或少婦的人家,在晚上擺上香案,供上鮮花、水果、胭脂、白粉和針線,乞求織女賜她們一雙巧手,能做許多巧事。相傳用彩線穿針若能穿過,就表示手藝會特別好。
祭魁星
七夕女子乞巧,男子也沒閒著。「魁星」是星宿名稱,也就是北斗第一顆星,所以也叫魁星或魁首。相傳七月七日是魁星夫子的誕辰,魁星主文事、掌考運,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都會在七夕晚上盛大祭拜他,希望保佑自己能考運亨通。有些地方,祭拜時常玩一種「取功名」的遊戲助興,取桂圓、榛子、花生三種乾果,分別代表狀元、榜眼、探花,其中一人手拿三顆不同的乾果,往桌上一丟,讓乾果自己滾動,滾到誰面前,就代表那人的功名,一直滾到大家都有功名為止。
拜七娘媽﹙閔南地區的習俗﹚
相傳七仙女會保佑未滿十六歲的小孩,讓他們順利長大成人,是兒童的守護神,民間都尊稱七仙女為「七娘媽」。所以每年七夕「七娘媽生」時,這天黃昏,有小孩的人家,都會擺上豐盛的祭品,祭拜七娘媽祈求子女平安長大。
七夕詩詞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長恨歌》唐‧白居易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秋夕詩》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網路 / :大紀元

七夕來臨話倫理






作者: 
榮欣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和,草木飄香,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老人們會告訴年輕人,這一天,牛郎和織女會在鵲橋上相會,在葡萄架下,靜靜聆聽,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的悄悄話。

這一天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或「女兒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這一天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被稱做中國的情人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嫂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織女愛慕牛郎的勤勞和厚道,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下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天宮,織女牛郎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古人的愛情觀和現代社會的人是不一樣的,勤勞,勇敢,踏實,厚道是擇偶的標準,古代人的愛情和現在的快餐式的愛情也是不一樣的,裡面包含着真誠、忠貞。現代社會人人都希望得到真愛,但卻不願承擔承諾,情濃的時候可以海誓山盟、海枯石爛,而當情意轉淡的時候,又可以奮不顧身的尋找下一份同樣的感覺,孰不知,這種短暫的愛情是自私且不理性的。唐朝魏徵說:「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付出愛給了對方,對方會將愛反施給自己;為對方造福,對方也會為自己造福) ,只有付出真愛才能夠得到真愛。難怪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為後人所稱道。
文:正見網

東漢神醫華佗


                                            華佗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Fotolia)

華佗是東漢傑出的醫學家,他生於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是沛國譙(今安徽譙州)人。史書記載華佗活了六十四歲。
華佗與東漢末年的董奉、張仲景被統稱「建安三神醫」。東漢末年,宦官專政,外戚爭權,水旱成災,疫病流行,東漢詩人王粲在其〈七哀詩〉裏寫的:「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就是當時社會景況的真實寫照。
華佗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證診治中,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
華佗行醫,並無師傳,主要是精研前代醫學典籍,他汲取《黃帝內經》、《黃帝八十一難經》、《神農本草經》等古代醫學成就之精華,精於醫藥的研究。《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藥」。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
華佗精通內、外、婦、兒各科,他掌握古代醫學典籍中的望、聞、問、切四診,陰、陽、表、裏、寒、熱、虛、實的八綱要法,慎重找出病的原因,作出診斷,採用汗、吐、下、溫、清、和、消、補等八種不同療法臨證施治。
他看病不受症狀表象所惑,用藥精簡,診斷精確,方法簡捷,療效神速,被人們譽為「神醫」。
華佗還是中國醫學史上為數不多的傑出外科醫生之一,他發明的「麻沸散」,開創世界麻醉藥物的先例。《後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華佗如果遇到有病邪鬱結在體內,針藥都不能直接達到,他就採用外科手術的方法祛除病患。他讓患者以酒服下「麻沸散」,失去知覺,再剖開腹腔、割除潰瘍,洗滌腐穢,用桑皮線縫合,塗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間康復。
《華佗別傳》記載:有一位病人肚子很痛,十幾天中,鬚眉墮落。華佗診斷是脾臟腐爛所致,但還可以剖腹治療。他讓病人飲下麻沸散,仰臥床上,切開腹腔,果然脾臟腐爛一半,於是刮去惡肉,敷上藥膏,縫合傷口,又開了一些飲劑。一百天後,病人康復。
曹操因患頭風病,經多方治療不癒,就請華佗醫治,華佗只給他扎了一針,頭痛立止。華佗對曹操說:「丞相的病已經很嚴重,不是針灸可以奏效的。我想還是給你服麻沸散,然後剖開頭顱,施行手術,這才能除去病根。」
曹操一聽,勃然大怒,指著華佗厲聲斥道:「頭剖開了,人還能活嗎?」以為華佗要謀害他,就把華佗關到牢裏準備殺掉。曹操的一位謀士請求說:「佗方術實工,人命所懸,宜加全宥」。曹操不聽,最後華佗死在監獄裏。
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他由於精湛高明的外科醫術,而被後世尊為「外科鼻祖」。歐美全身麻醉外科手術的記錄始於十八世紀初,比華佗晚一千六百餘年。《世界藥學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藥可能是由中國傳去,因為「中國名醫華佗最精此術」。
華佗還十分提倡導引養生。他創編了「五禽戲」,就是模仿五種動物的形態、動作和神態,來舒展筋骨,暢通經脈。五禽,分別為虎、鹿、熊、猿、鳥,常做五禽戲可以使手足靈活,血脈通暢,還能防病祛病。他的學生吳普曾用這種方法強身,活到九十歲還是耳聰目明,齒髮堅固。@
圖文/大紀元

黃帝夢遊華胥國


《三字經─正統文化教材精解》
正見正統文化教材《三字經》由益群書店出版。
這是繼《弟子規》、《千字文》、《千家詩》之後出版的正見正統文化教材精解系列的第四套書籍。
內容簡介
《三字經》最早是宋朝私塾教本,相當於現在的小學教科書,但一開始究竟是誰開始用這種三字一句的形式編寫的卻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宋朝的王應麟先生寫的,也有人說是宋朝末年的區適子先生寫的。
經,是不變的道理。古人只要把一本書稱作“經”的,一定是具有價值的好書。我國古代經典著作眾多,三字經可說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取材範疇包括文 學、歷 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內容非常豐富,文詞編排精簡,三字一句更是容易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對初學的兒童而言,背誦三 字經等於熟記了許多常識、國學及歷史故事,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所以《三字經》一直以來都是兒童啟蒙教材的首選。
本教材共分四十四個單元,每八句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的內容包含原文、讀音練習、字詞義解釋、譯文參考及問題討論。讀音練習標示了注音符號及漢語拼 音兩種 方式,字詞義解釋除了將文字在句子中的意思加以註解之外,對於具有特殊意義的字句,會再做背景介紹。譯文參考則是白話翻譯的部分,讓讀者可以更了解每一句 的意義。最後,我們會依據這八句的內容,編寫了希望能給讀者一點啟思而提出的問題,目的是想藉着這樣的討論過程,讓讀者更能掌握每個單元的主旨。另外,在 每個單元後面還附上與單元內容相關的故事,及提供給學習者思考故事的心得寫作單。
《三字經》易學易記,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歷久不衰,就在於其內容多元豐富且富教育意義。學習此教材不僅可以涵養中國神傳文化的氣度,更可將學習到的內容當做為人處世的典範,期盼讀者們能時時熟讀記誦,珍惜這珍貴的文化遺產。

影片文:正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