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出發又稱為「發軔」?


明朝徐霖《繡襦記.結伴毘陵》上載︰「已發軔,親友皆無贐。」意思是說,已經要動身出發了,親友都沒有帶財物來送行贈別。原文中發軔是出發之意。

那麼,為甚麼出發又稱為「發軔」呢?

據傳,中國最早的車是上古帝王黃帝所造,當時以圓形木板作為車輪,叫做「輇」。到了夏朝大禹時,薛人奚仲擔任車正(管車的官),他把黃帝造的車子加以改良,並開始使用帶輻條的空心車輪。如《說文》:「車,輿輪之總名,夏后時奚仲所造。」及《世本.作篇》︰「奚仲作車。」

黃帝最早發明的車是靠人力拉動,雖然費力、速度慢,但行止易操縱。後來奚仲改用牲口來拉車,而馬車因快速、靈活,遂成為古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駕馭馬車,也成為一門重要學問。古代教育學生的「六藝」中,御就是其中之一,為教育學生學習駕馭車馬的一個科目。



古代馬車結構圖(網路圖片)

古人駕馬車,駕馭者只要拉緊韁繩,馬自然就會停住。車輛停止不用時,為了防止車輪滾動,古人就在車輪下墊一木塊,這木塊就稱為「軔」,如《說文》曰︰「軔,礙車也。」及《淮南子.兵略訓》曰︰「車不發軔。」注︰「車下支」。

此外,軔也作「阻止」用,如《後漢書.卷二十九.申屠剛傳》︰「諫不見聽,遂以頭軔乘輿輪,帝遂為止。」《註》謂以頭止車輪也。

這段記載大意是說,東漢光武帝曾想出外遊覽,大臣申屠剛以隴蜀尚未平定,規諫武帝不適宜宴遊逸樂。不過光武帝不接受他的勸告,他就把頭當作軔,用頭去頂住車輪,光武帝於是停止出遊。

由此可知,古人用車時也要先把軔木拿開,輪動而車行,故稱為「發軔」,所以啟程、出發都叫做「發軔」。如《楚辭.離騷》曰︰「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朱熹.集注︰「軔,搘車木也,將行則發之。」

後來,發軔也用來比喻事情的開端,如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七.瑞雲》上載︰「此奴終身發軔之始,不可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