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鎮三關說六郎 楊門精英楊延昭


楊延昭處處以天下社稷為重,不為自己謀私利。(王雙寬作/大紀元)

楊家將的故事因其膾炙人口和忠勇精神而廣為流傳,而遇事身先士卒、推讓不居功的楊門精英楊延昭,對保衛北宋不滅亡起了決定性作用。
楊業一門忠烈,為史家所稱頌。據《宋史楊業傳》記載,楊業原為後漢大將,降宋後一直鎮守邊塞。宋太宗雍熙北伐時因主帥潘美救援不力,楊業戰死在陳家谷。他有六個兒子,「業既沒,朝廷錄其子供奉官延朗(即楊延昭,宋真宗時為避「聖祖」趙玄朗的諱改為延昭)為崇儀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訓並為供奉官,延瑰、延貴、延彬並為殿直。」
楊延昭生於公元958年,卒於公元1015年,享年57歲。楊延昭少年時,性格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但對兵法及行軍打仗之事卻非常上心,顯示出了過人的天賦。《宋史》載:「延昭本名延朗,後改焉。幼沉默寡言,為兒時多戲為軍陣,業嘗曰:『此兒類我。』每征行,必以從。」
宋初,宋遼以西起拒馬河、白溝河,東到大清河為界,南屬宋,北屬遼。當時的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東)為宋、遼界城。其以北的徐水縣、容城縣的大部為兩屬地,既屬宋又屬遼,同時向兩個國家繳納賦稅。宋、遼之間的戰爭頻繁地在這一地域進行。

驍勇善戰 鎮守邊關
在戰火硝煙之中,楊延昭逐漸成長為一員驍勇善戰的大將。父親捐驅疆場,楊延昭悲痛之餘,更堅定了抵抗契丹、收復失地的決心。他鎮守邊關二十餘年,嘔心瀝血,與士卒同甘苦,英勇善戰,遇敵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愛戴,威名也為契丹人所畏。
據《宋史》載:「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冬,契丹擾邊,延昭時在遂城。城小無備,契丹攻之甚急,長圍數日。契丹每督戰,眾心危懼。延昭悉集城中丁壯登陴,賦器甲護守。會大寒, 汲水灌城上,旦悉為冰,堅滑不可上。契丹遂潰去,獲其鎧仗甚眾。」這次戰役結束後,楊延昭等威震邊庭,人們稱楊延昭守衛的遂城為「鐵遂城」。宋真宗特意召他詢對邊策,並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是冬,契丹南侵,延昭伏銳兵於羊山西,自北掩擊,且戰且退。及西山,伏發,契丹眾打敗,獲其將,函首以獻。進本州團練使。」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當地居民為紀念這一勝利,因改羊山為楊山,或曰「藏兵山」。楊延昭也深受真宗皇帝嘉許:「延昭父業為前朝名將,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宋史》)
景德元年,「真宗選邊州守臣,御筆錄以示宰相,命延昭知保州兼緣邊都巡察使。二年,追敘守禦之勞,進本州防禦使,俄徙高陽關副都部署」。宋代的知州是各州(一般是市一級)長官,統管本州軍政、民政。

以社稷為重 不謀私利
民間戲曲多稱楊延昭為「六郎」,並不是說他在家中排行第六,而是遼國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剋星,而楊延昭就是那顆閃亮星斗的人間化身。
楊延昭智勇善戰,貴為顯赫的將領,卻始終處處以天下社稷為重,不為自己謀私利和為自己家中謀產業,而是將所有的俸祿和賞賜全都犒勞給了將士。《宋史》中對楊延昭的評價很高:「延昭智勇善戰,所得奉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出入騎從如小校,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行,行陣克捷,推功於下,故人樂為用,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為楊六郎。及卒,帝嗟悼之,遣中使護櫬以歸,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

清人潘祖蔭所撰《秦輶日記》中收錄有當時白溝鎮的一首題壁詩,就記錄了當年楊六郎守衛邊疆、浴血奮戰的歷史,寄寓了人民對楊六郎的謳歌與思念:「拒馬河邊古戰場,土花埋沒綠沉槍。至今村鼓盲詞裏,威鎮三關說六郎。」楊氏一門悲壯的抗遼故事,歷代流傳,至今不衰。


/文:大紀元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