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美女清澈明亮的眼睛叫「秋波」?

在小說《紅樓夢.第六十二回》云:「湘雲慢起秋波,見了眾人,又低頭看了一看自己,方知醉了。」及南唐李煜〈菩薩蠻〉詞︰「眼色暗相鉤,秋波橫欲流。」這兩處出現的秋波,都是用來形容美女的眼睛像秋天的水波一樣清澈明亮。
那麼,為甚麼古代美女清澈明亮的眼睛叫做「秋波」呢?
秋波,原有秋天的水波之意。如唐朝詩人溫庭筠〈蘇武廟〉詩︰「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大意是說,封侯受爵緬懷茂陵,君臣已不相見;空對秋水哭先皇,哀歎逝去的華年。此詩是作者瞻仰蘇武廟後,所作之著名的詠史詩。
「秋波」一詞源自於一個有趣的成語典故。在《晉書.卷四十九.謝鯤傳》中載︰「鄰家高氏女有美色,鯤嘗挑之,女投梭,折其兩齒。時人為之語曰:『任達不已,幼輿折齒。』鯤聞之,傲然長嘯曰:『猶不廢我嘯歌。』」
據載,晉朝名士謝鯤,字幼輿,陳郡陽夏人,是謝安的伯父。謝鯤少年時名聲遠播,為人豁達、不拘禮節,見識高,喜好《老子》、《易經》,能琴善歌。他擔任長沙王乂的幕僚時,有人誣陷他,說他要逃跑。王乂很生氣要鞭打他,謝鯤就主動解開衣服伏在地上接受處罰,毫不辯解。
王乂覺的他很有個性,就放了他。他穿好衣服,平靜的離開,臉上絲毫不見喜怒之色。這就是當時最流行的名士風度,稱為「放達」。
謝鯤的鄰居有戶高姓人家,高家有個女兒長的非常漂亮。謝鯤前去調戲她,鄰女正在織布,就順手將織布機上的梭子擲向他,不料,正好擊中謝鯤的嘴巴,打落他兩顆牙齒。
當時的人譏笑他︰「任達不已,幼輿折齒。」謝鯤聽了毫不在意,依然長嘯說︰「尚未影響我嘯歌,折斷牙齒又何妨。」之後,這個典故被引用為成語「投梭之拒」、「投梭折齒」,表示女子拒絕男子的調戲。
後來,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將「幼輿折齒」這段趣事,寫入〈百步洪〉二首其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輿欲語防飛梭。」因此,秋波逐漸的被用來形容美女的眼睛清澈明亮一如秋水。
至於為甚麼用秋天的水波來形容呢?古人認為,春、夏季節,高山積雪融化,怒濤排壑,只覺波濤洶湧,毫無美感;冬季河面結冰,只有寒意的感覺也無美感;到了秋季,歷經一整個夏季的豐沛雨水,河水不盈不枯,再經一段時日的澄清(音瞪青,沉澱雜質,使其清澈),水波明淨,水面清澈,變的就更美了。因此,最適合用來形容美女的雙眸。



圖:網路/ 文:大紀元

按讚加入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