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囫圇吞棗





【釋義】囫圇:整個的。比喻學習上籠統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例句】讀書要善於思考,不要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近義;反義】一知半解 不求甚解;融會貫通

這個成語,出自宋.朱熹《答許順之書》。傳說以前有一個年輕人,一邊走路,一邊吃梨和棗子,恰巧碰上一位老醫生,老醫生關心地對他說:「梨可不能吃得過多, 它雖然對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胃的。」年輕人覺得老醫生說得挺認真,就從衣袋裡掏出幾個棗子,說:「那麼吃棗子又會怎樣呢?」「棗子對脾胃倒是有補益作用,可是吃多了,會傷害牙齒,也不能吃得太多呀!

年輕人聽了老醫生的話,思忖半天,忽然高興地嚷道:「哈哈,我有辦法了。吃梨時只在嘴裡嚼,不咽進肚裡去;吃棗時不用牙咬,囫圇吞下去。這樣既不會傷害胃脾,又不會弄壞牙齒!」說著就把棗一顆顆的,一下子吞進肚裡去。

這個年輕人,並沒有正確理解老醫生善意的勸告,老醫生是強調不要吃得過量,過量了會走向反面,有害身體;青年人以為囫圇吞棗,可以避免老醫生指出的問題,實際上又陷入了另一種誤區。「囫圇吞棗」肯定會影響消化;吃梨只咀嚼,而不把它送入胃裡,全都吐出去,那也實在是太可惜了。


圖:網路/ 文:大紀元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