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的彪炳功業



明成祖(1360-1424)名朱棣,14021424年在位,年號「永樂」。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4個兒子,原來被封燕王, 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稱「靖難」,4年,破京師(今江蘇南京),取得帝位。即今人所稱之「明成祖」。

  • 成長背景

明成祖出生於元末的戰亂時期。那時群雄並起,互相征伐。據說成祖出生時,朱元璋因與陳友諒正激烈交戰,以至於到7歲時才有時間幫兒子取名字。明成祖長大後被封燕王,就藩北平(今北京)。他娶徐達的長女妻,成了他的好內助。燕王是諸王當中勢力最強的一個,在抵禦蒙古諸部的內擾中,他得到了鍛煉,也初步展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 靖難之變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為使朱家子孫能長坐江山,沿襲元朝的分封制度而略加變革,分封諸子為王,賦予其很大權力,藉以「屏藩王室」。洪武31(1398)明太祖死後,以皇太孫的身分繼位的明惠帝朱允炆,感到諸王的勢力日益坐大,威脅到自己的皇位,即與大臣齊泰、黃子澄謀議削藩。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靖內難」的旗號,以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名,誓師起兵,史稱「靖難之變」。3年之後攻佔京師(今江蘇南京),當時「都城陷,宮中火起,帝不知所終」。因此,燕王登上帝位,成為明成祖,次年改元永樂。永樂19年(1421年)遷都北京,以南京留都。
  • 彪炳功業
朱棣繼承了朱元璋勤奮、節儉、體恤百姓的長處,但卻沒有其父猜忌、偏信、武斷的短處。他主張「用法當以寬」,「待人當以誠」,注意守成,勵精圖治,使明朝在永樂年間進入了繁榮輝煌時期。朱棣稱帝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史學家認為明成祖永樂年間之政績足以媲美漢、唐。漢武帝以「通西域」而著稱,唐太宗因被尊為「天可汗」而聞名,明成祖則以「下西洋」而傳世。因此,「永樂盛世」實非虛美之評語。
明成祖在歷史上的功業包括五次親征漠北、鄭和下西洋、完成永樂大典、80萬大軍下安南,浚通大運河,大規模營建北京等。
  • 五次親征蒙古
成祖朱棣五次親征漠北蒙古諸部,其氣魄為歷代帝王所罕見。元朝殘餘勢力分裂為韃靼、瓦剌、兀良哈3大部。兀良哈歸附於明,明太祖於其地置朵顏等3個羈縻衛所。但韃靼、瓦剌拒不附明,不時縱兵騷擾。明成祖從永樂8(1410)至永樂22(1424)5次親征漠北,先後擊敗韃靼和瓦剌,敕封瓦剌與韃靼首領為王,許其入貢互市。並進一步修築長城,建立「九邊」防禦體系。同時,在洪武設置遼東都司的基礎上,繼續招撫東北女真諸族,於永樂7(1409)建立奴兒干都司(司所置於特林,在今俄羅斯境內黑龍江口)。在西北,在洪武所設的安定、阿端、曲先3個羈縻衛所基礎上,繼續向西拓展,增置罕東、赤斤蒙古、沙州、哈密4個羈縻衛所,合稱「關西七衛」。在西南,除在洪武年間所設雲南都司、雲南布政司和貴州都司的基礎上,增設貴州布政司。
  • 恢復和發展經濟
為了恢復遭受靖難戰爭破壞的社會生產,明成祖繼續執行洪武時期的移民屯墾與軍士屯田政策,並興修水利,賑濟水旱災害,農業和手工業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整個永樂年間,國家歲糧收入年均31788696石,超過洪武時期的年均28734250石。「屯田米常溢三分之一」。
  • 派遣鄭和下西洋
明成祖氣魄宏偉,從他派遣鄭和出洋一事,就可以充分表現出大手筆,曾派鄭和出使南洋等地,遠到東非,使中國與亞非各國在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得到促進。受朝命並入貢者達30餘國。發展對外關係。永樂年間,明成祖曾派遣鄭和六下西洋,使明朝聲威遠播海外。明成祖的永樂之治,是明朝的鼎盛時期。此時,其綜合國力無論在亞洲還是世界,都堪稱是首屈一指的。
  • 永樂大典鉅著完成
明成祖同樣也注意文治,發揚人文精神。 永樂元年,明成祖即位之初即下了一道命令,命解縉把天下書合編為《永樂大典》,以保存大量古代文化典籍。 解縉接了這個任務,馬上著手進行。根據原來藏在南京文淵閣之中,五代十國宋遼金元及明初,一共500多年來累積的「中祕藏書」,依據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理、陰陽、醫卜、僧道、技藝,合為一書,在永樂211月呈獻給明成祖。 明成祖看了,點頭稱好,賜名為「文獻大成」。
可是,成祖並不完全滿意,想把天下散失的書全給找齊全,於是又加派姚廣孝與解縉同為監修,又命王景、湖儼等人為總裁;把全國最有學問的人都找來加入編輯群,再調國子監及外郡學生員擔任繕寫工作,總共動員了2000多人,真是聲勢浩大的工作組合。 解縉率領如此龐大的編輯群,不眠不休趕了3年,到永樂5年,終於大功告成,全書共有22937卷,共裝成11095大冊,命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編成後,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淵閣。永樂遷都後,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宮內的文樓(即文昭閣)裏。嘉靖41(1562)8月,謄寫副本一部,從此《永樂大典》才具有正、副兩部,分別珍藏在文淵閣和皇史宬兩處。全書舉凡天文、地理、人倫、國統、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聞異見以及日、月、星、雨、風、雲、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隨字收載。全書分門別類,輯錄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餘種古書資料,大凡經史子集與道釋、醫卜雜家之書均予收輯,並加以匯聚群分,甚為詳備。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學、歷史、地理、語言、文學、藝術、宗教、科學技術等方面豐富而可貴的資料。
  • 歷史評價
永樂22年(1424年)明成祖出征北疆,7月卒於征途榆木川。後尊諡體天弘道高明廣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太宗,葬於北京昌平明長陵。嘉靖17年(1538年)9月,改上尊諡曰啓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廟號成祖。
明成祖在位22年當中,精明幹能是歷代帝王所罕見,《明史》上說他「智勇有大略」,「智慮絕人,酷類先帝」。在明代政治、軍事、文化、外交等方面都有不凡表現,足以媲美漢唐盛世,可說是明代卓有建樹的皇帝。
圖:網路/ 文:大紀元

按讚加入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