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英雄人物】韓信(1) 胸懷大志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

他創造了一個歷史,五年之內結束了秦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的混亂局面,中原大地再次統一。漢得天下,皆他之功。
他成就了一段神話,戰必勝、攻必克,千古無二的霸王項羽亦是其手下敗將。
他乃歷史上多少年不遇的大根器之人,懷王霸之志,忍胯下之辱,無故加之而不怒,完美詮釋大忍之心
觀其用兵布局,已至聖界仙境,如天馬行空,一氣呵成,皆從天而下,又舉重若輕。其用兵之神,史上無出其右者;不世才華,令人歎為觀止。他指揮的戰爭均為中華歷史上史詩般天成之作,出神入化的指揮藝術和經緯天下的軍事謀略垂馨千祀。
韓信,史稱「國士無雙,兵仙戰神」。
韓信彩像。

第一章 胸懷大志 避世用晦
韓信,江蘇淮陰人,出生時家道業已中落,因此沒有關於他家世的詳細記載,只知道他少年時期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清貧。但他家中收藏兵書和寶劍,韓信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很多兵書,也受到良好的教育。從這些方面推論,「韓信乃韓國之後」(明李廷機著《鑑略‧秦記》),韓信祖上是貴族。
母親去世後,韓信的生活更加艱難,常常無飯可吃。因為貧困,他飽受別人的白眼和欺辱,也受到過他人的施捨。歷史上許多成語典故都和韓信的這段經歷有關,比如:昌亭之客、晨炊蓐食、胯下之辱、一飯千金、能屈能伸,等等。
南昌亭亭長看韓信非等閒之輩,眼下雖然貧困,日後必出人頭地,所以對他很是照顧,經常讓韓信去他家吃飯,時間一長,亭長妻子心生嫌惡,想出了晨炊蓐食的辦法把韓信趕走。她提前讓家人吃完早飯,鍋碗瓢盆也都收拾得乾乾淨淨。韓信像往常一樣來到亭長家時,等待他的是空空如也的飯桌,連殘羹剩飯也沒留下。韓信一看就明白了,扭頭就走,從此再沒有去過亭長家。後來由此演變出來兩個成語:昌亭之客、昌亭旅食。
韓信讀書之餘,有時到河邊垂釣。有位洗衣服的老嫗,後人稱為漂母,很同情他,時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給他。韓信心裡非常感激,發誓將來要報答她的恩情。後來韓信衣錦還鄉,果然贈給漂母千金以酬謝她當年的幫助。「一飯千金」的成語由此而來,意思是受人滴水之恩,以湧泉相報。
明謝時臣所繪《四傑四景圖》之《王孫一飯圖》軸,絹本,淡設色水墨,(日)靜嘉堂文庫藏。此畫表現韓信受漂母施飯的故事。

歷史上對韓信的第一篇記載是《史記》中的《淮陰侯列傳》,說韓信少年時代是個無所事事之人。其實韓信胸有囊括四海、席捲宇內之志。清朝漢學家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五中說:「(韓信)寄食受辱時,揣摩已久,其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皆本於平日學問。」從他不僅熟讀兵書,而且涉獵廣泛,諸如天文地理、規章法度及軍事常識等等無一不精,對百里奚佐秦稱霸等歷史典故也耳熟能詳,還著兵書、修訂軍中律令等,說明他博覽群書、學識豐富,並非遊手好閒之人。
另一件事也反映了韓信少年時就胸懷大志。十五六歲時,韓信母親過世。雖然家中貧困,他還是挑了一塊寬敞高地將母親埋葬,墓地周圍足以安置萬戶人家居住。這表示韓信當年就相信自己將來可以官封萬戶侯。
韓信未成名時還有一件很出名的事件是胯下受辱。當時韓信雖然衣食無著,但志存高遠,經常隨身佩帶一把寶劍。淮陰城裡一個屠夫的兒子,是個無賴,想羞辱韓信,就在鬧市中擋住韓信的去路,說:你佩帶寶劍幹什麼?帶著寶劍你敢殺人嗎?敢殺人就把我的腦袋砍下來。不敢殺人的話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面對這突然其來的挑釁,韓信毫無懼意直視對方許久,最終仍神色坦然俯身從無賴的胯下鑽了過去。
清任伯年繪《韓信胯下受辱圖》。

一代文學宗師蘇軾在《淮陰侯廟記》中描述了韓信少年時代不惜「辱身污節」以「蓄英雄之壯圖」的境界:「應龍之所以為神者,以其善變化而能屈伸也。夏則天飛,效其靈也;冬則泥蟠,避其害也……將軍乃辱身汙節,避世用晦,志在鵲起豹變。食全楚之租,故受饋於漂母;抱霸王之略,蓄英雄之壯圖。志輕六合,氣蓋萬夫,故忍恥胯下。」
能坦然受辱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意志消沉、苟且偷安之人,即所謂的「膽怯」者;另一種是志向遠大、能屈能伸、忍辱負重之人,即真正的明智之人。「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在《留侯論》中的這段話是韓信甘受胯下之辱的完美注釋。
人們認為韓信忍胯下之辱是偉人之舉,淮陰人特地在當年的地方修了一座「胯下橋」,藉以紀念韓信志存高遠、不與小人一般見識的大度胸懷。#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本文摘自:大紀元首頁副刊文化網史海鉤沉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6) 「焚書坑儒」真相


十二、焚諸子百家之莠垢,坑騙人欺世之術儒

後世很多人一提及秦始皇,便想到「焚書坑儒」,並將其當作秦始皇殘暴,毀壞歷史、文化之所謂依據,不知真正準確史實。為正視聽,還原歷史真貌,本節將細述「焚書坑儒」史實、原委及意義。
焚書坑儒」實是秦始皇滅六國後為統一思想、保護神傳正統文化、正道修煉而採取之兩項重大措施。如本文第一章所述,春秋戰國時,神安排道、儒初傳,因相生相剋之理,必然出現魚目混珠、正邪同在的局面。在世間就是後世所稱「諸子百家」之時代。此時諸侯紛爭,戰亂不斷,思想文化卻是空前活躍,各種思想流派、學術團體紛紛出世。僅從學派來講,就有所謂「九流十家」。其中有神派遣的開啟文化、豐富人類思想內涵者,亦有人世間極力破壞神傳文化者,良莠混雜,真假難辨。
秦始皇雖然武力征服了六國,仁慈所致,並未趕盡殺絕,六國中妄圖恢復過去勢力者大有人在。利用思想、文化干擾,欺詐、行騙、詆毀新政、干擾正道,以至復辟,則是秦始皇面臨之嚴峻考驗。保護正統文化、統一原六國民眾文化規範勢在必行。
秦始皇從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建立統一政權開始,到實施所謂焚書之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的八年間,從六國宮廷和民間蒐集了大量古典文獻。同時徵聘七十多位學者,授以博士之官。召集兩千餘學生於博士官之下,命為諸生。對古典文化清理甄別,去偽存真,保護正統文化。
秦始皇說:「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秦始皇對諸位博士優禮備加,「尊賜之甚厚」(《史記‧秦始皇本紀》)。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在咸陽宮一次宴會上,博士淳于越提出廢郡縣,立分封,認為「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這是讓始皇回復六國之古,借古諷今,詆譭秦始皇新政。
始皇命群臣議論,丞相李斯謬其說,絀其詞,上書皇帝曰:「古者天下散亂,莫之能一,是以諸侯並作,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私學而相與非法教,人聞令下,則各以其學議之,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誇主以為名,異取以為高,率群下以造謗。如此弗禁,則主勢降乎上,黨與成乎下。禁之便。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為師。」(《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接受了這一建議。
從李斯上書可知,當時秦國所有書籍,包括明令燒燬者,在朝廷中都留有完整備份。宋代朱熹也云:秦焚書也只是教天下焚之,他朝廷依舊留得;如說「非秦記及博士所掌者,盡焚之」,則六經之類,他依舊留得,但天下人無有。若想查詢、研學,政府及博士手中都留有完整檔存。
所焚之書包括兩部分:統一前列國史記及百姓私藏《詩》、《書》與百家語。至於秦國史書、博士官珍藏圖書與百姓家藏醫藥、卜筮、種樹等技藝之書,則不在此列。所禁書籍都務必在三十天以內上交處所官府焚燬。為此還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如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等。
中華舞台乃一朝天子,一朝文化,一朝眾生。秦始皇建立大秦皇朝,改天換地, 必然帶來全新文化。
而「諸子百家」中之莠垢被一些別有用心之方士、術士及六國貴族故臣等用作復辟六國、擾亂新政、干擾人正念之工具。秦始皇焚掉諸子百家莠垢,保護了正統文化。
秦始皇焚書後一年,又發生後世所謂之「坑儒」。這兩個事件,看似不同,卻有聯繫,依然要歸結到當時一些所謂「儒生」。這幫「術士、方士、腐儒」並非僅宣傳某種思想,他們所作所為是權力訴求,為恢復其舊國勢力。當他們「入則心非,出則巷議」時,並未遭到坑殺。可見秦始皇當時只是禁止其言論,而未採取行動。直到這些術士、方士及腐儒們被證實以方術行騙,並詆譭新政,才惹得始皇大怒,將那四百六十七個「術士、方士及腐儒」坑在咸陽。
事件由兩個方士畏罪逃亡引起。秦始皇不僅自己修煉、養生,對方術和方術之士也十分尊重,常和他們一起討論神仙、真人、長生修煉之理。一些方士、術士,如侯生、盧生之徒,打著為秦始皇採藥煉丹、尋覓仙方為名,揮霍錢財,屢次行騙。秦法規定:「不得兼方,不驗,輒死。」侯生、盧生見騙術敗露,密謀逃亡。逃亡之前,《史記》中記載,侯生、盧生非議始皇,諸如:「始皇為人⋯⋯專任獄吏,獄吏得親幸。博士雖七十人,特備員弗用」、「上樂以刑殺為威」,詆譭、謾罵秦始皇。
始皇知道後大怒:「盧生等吾尊賜之甚厚,今乃誹謗我,以重吾不德也。諸生在咸陽者,吾使人廉問,或為訞言以亂黔首。」於是使御史悉案問諸生,諸生傳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餘人,皆阬之咸陽,使天下知之,以懲後。(《史記‧秦始皇本紀》)
修煉歸真乃人生目的,以方術騙人,使人對修煉回天失去信心,是對人之最惡毒最根本的傷害,天理不容。秦始皇嚴厲懲罰以方術騙人行詐之術士、腐儒,「以懲後」,是為了警戒世人,亦是在保護人之根本。
此一事件,後世往往和「焚書」並列,合稱為「焚書坑儒」。究其原委,「坑儒」,就是對騙人、騙財、擾亂新政等術士、方士及腐儒之一次清除。漢代王充對「坑儒」有如下看法:「坑儒士,起自諸生為妖言」。秦始皇「焚書坑儒」清理了百家紛擾造成之思想文化莠垢,清理了一批騙人行詐之術士腐儒,讓正統文化得以流傳於後世而綿延不絕,大功不可歿也!
神創造了人類,也讓神下世講道、傳法、度人,傳給人類各種文化,如軍事、兵法、音樂、醫學、藝術,及各種技術、工藝等等,也安排了如何保護這些文化。非只秦始皇果斷清理污垢,後世明君、賢王也都如此。這是歷史之必然。
十三、完成使命,退出舞台
統一天下,為人間正道掃除屏障、奠定千秋大業,秦始皇完成本朝使命,至此已屆圓滿退出歷史舞台之時。中華神傳文化等著翻開新篇章,確立外儒內道之正統地位,一代新天國眾生正等待來神州大地結緣,演繹新一朝文化。
民間早有預言說:「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始皇仙逝於三十八年七月(公元前209年)第五次東巡途中。三年後,秦朝結束。而後, 風雲又起,戰火再燃,楚漢相爭,群雄並立,下一台歷史大戲以中華兵聖韓信迎戰一向英勇無敵之西楚霸王項羽而掀開帷幕。
秦始皇以風捲殘雲之勢,結束春秋戰國五百年爭戰,一統中國。這一段歷史表面錯綜複雜,紛紜無序,其實都是神之有序安排。
神也利用這段歷史教導世人如何主持正義、敬天尊道、處理紛爭,並告訴人們:天意不可違!天下統一是天意,試圖阻止、破壞神安排者,必敗、必受罰。修身歸真是神給人之文化和希望,試圖毀壞此一希望者,必受罰。
秦始皇順天時、應地利、符人和,治百亂於一瞬,為華夏千古保正道、固良基,是雄才大略、胸襟非凡之千古一帝,其仁慈寬容、待人以誠,遠超一般帝王。
秦始皇滅六國、改體制、築宮陵、建長城、修水道,雖然合天意、利文化、福萬代,卻不免觸動很多世人之利益。自然會有人因亡國之恨,或因私利之怨,而利用一切藉口歪曲事實,甚至編造故事、寫書詆譭,污蔑、咒罵他。後世有些人,或因不明真相,或需借古諷今,往往又會重複那些歪曲、誹謗之詞。久之,「秦始皇」在有些後人眼裡遂成「暴君」之代名詞,「焚書坑儒」亦成了「毀壞歷史、文化」之代名詞。實非真史實也。
結語  千古一帝 萬世豐碑
世人看歷史,往往忽視歷史是創世主及不同層次神所安排的,並非人類所創造這一根本事實。成敗興衰,皆有因緣!
秦始皇應運而生,一統天下,帶來一天朝眾生與神州結緣,並為人間正道洪傳清理環境、奠定基礎。
秦始皇治百亂於一瞬,結束幾百年之戰亂,「兵征天下,王者治國」,立大秦之一統江山,創神州第一「皇權」。秦始皇一統天下後,並未馬放南山、兵器入庫,而是繼續南征北討。融百越、開疆土、阻匈奴、建長城,保護、光大中華神傳文化;廢分封、置郡縣,築百世皇朝之基石;行同倫、書同文,修千年文化之體制。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整治民風,教化眾生;封禪敬天;身體力行,洪揚修煉。焚諸子百家之莠垢、坑騙人欺世之術士;將春秋戰國百廢待興、百業待舉之山河收拾得整整齊齊。
秦始皇雄才大略,在歷史上創下了無數第一,樹下無數豐碑。「千古一帝」稱號,當之無愧。
仁也罷,暴也罷,始皇帝風捲殘雲掃六合,震古爍今。成也罷,敗也罷,始皇帝入海求仙尋長生,流傳古今。自古多少事,盡在安排中!#
主要參考文獻:
李耳,《道德經》,春秋
左丘明,《左傳》,春秋
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漢
馮夢龍,《新列國誌》,明
蔡元放,《東周列國誌》,清
司馬遷,《史記‧封禪書》,漢
范曄,《後漢書‧班彪傳》,南朝
作者不詳,《詩‧小雅‧北山》,先秦
王嘉,《拾遺記》,晉
劉向,《列仙傳》,漢
皇甫謐,《高士傳》,晉
李天騭,《榮成縣誌》,清
伏琛,《三齊略記》,晉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本文摘自:大紀元首頁副刊文化網史海鉤沉


【千古英雄人物】秦始皇(5) 敬天信神

泰山的碑碣石刻。

九、封禪祭天,敬天信神
秦始皇五次東巡,在最後一次東巡中歸天。秦始皇封禪祭祀,敬天信神
封禪是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的一種儀式。《史記‧封禪書》《論衡》和《韓詩外傳》等典籍均記載了自炎帝以來七十二王封泰山的事實,伏羲、神農、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 都曾到泰山封禪。史載黃帝曾至泰山封禪。在大戰蚩尤於涿鹿之前,黃帝也是選在泰山腳下,大聚眾神。《史記‧封禪書》說,「每世之隆,則封禪答焉,及衰而息」。帝王當政期間要功勳卓著,使得天下太平、民生安康才可封禪、向天報功。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率領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七十人,到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大典。「封」,指築土壇祭天;「禪」,指祭地,即在泰山下小山之平地上祭地。並刻石(泰山刻石)立碑:
皇帝臨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飭。二十有六年,初併天下,罔不賓服。親巡遠方黎民,登茲泰山,周覽東極。從臣思跡,本原事業,祗誦功德。治道運行,諸產得宜,皆有法式。大義休明,垂於後世,順承勿革。皇帝躬聖,既平天下,不懈於治。夙興夜寐,建設長利,專隆教誨。訓經宣達,遠近畢理,咸承聖志。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昭隔內外,靡不清淨,施於後嗣。化及無窮,遵奉遺詔,永承重戒。
秦始皇出巡,曾於九疑山(又名蒼梧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對虞舜行遙望而祭之禮,相傳虞舜死後葬於此山。秦始皇還登上會稽山(在今浙江省中部紹興、嵊縣、諸暨、東陽間),相傳大禹當年在這裡大會諸侯,始名「會稽」。秦始皇登此山以望南海,故又名「秦望山」。
十、巡視天下,刻石頌德
秦始皇二十八年東巡(公元前219年),《史記‧秦始皇本紀》載:「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萬戶琅邪台下,復十二歲。作琅邪台,立石刻(琅邪刻石),頌秦德,明得意。」曰:
維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東撫東土,以省卒士。事已大畢,乃臨於海。皇帝之功,勸勞本事。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器械一量,同書文字。日月所照,舟輿所載。皆終其命,莫不得意。應時動事,是維皇帝。匡飭異俗,陵水經地。憂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皇帝之明,臨察四方。尊卑貴賤,不逾次行。姦邪不容,皆務貞良。細大盡力,莫敢怠荒。遠邇辟隱,專務肅莊。端直敦忠,事業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歡欣奉教,盡知法式。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維秦王兼有天下,立名為皇帝,乃撫東土,至於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亂,殘伐不止,猶刻金石,以自為紀。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遠方,實不稱名,故不久長。其身未歿,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併一海內,以為郡縣,天下和平。昭明宗廟,體道行德,尊號大成。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
其大意為:二十八年,皇帝登基。端正法度,整治萬物綱紀。彰明人事之理,老幼皆適。聖智仁義,宣明道理。親撫東土,慰勞兵士。諸事完畢,巡行濱海。皇帝之功,操勞根本大事。重農抑商,百姓始富。普天之下,眾志成城。統一度量,書字同文。日月照耀之處,車船所到之地,無不遵奉皇命,人人得志滿意。順時行事,惟有皇帝。整惡治俗,跋山涉水。憐惜百姓,日夜不息。除疑定法,人人守紀。欽定各級職位,自負其則治理。舉措得當,整齊劃一。皇帝聖明,視察四方。無論尊卑貴賤,不得違越規章。姦邪不容,務求貞良。事情不分大小,皆應努力不怠。無論遠近,務求嚴肅端莊。正直敦厚忠誠,事業方能久長。皇帝恩德,四方安定。誅亂除害。興利致福。適時勞役,百業繁足。黎民安居,不動兵戈。六親相保,盜寇盡除。歡欣受教,法規盡知。天地四方,盡為皇土。西越沙漠,南達北戶。東起東海,北越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服。功過五帝,恩澤馬牛。無人不受其德,家家安寧和睦。秦王兼有天下,立名而稱皇帝,親撫東土,到達琅邪。列侯武城侯王離、列侯通武侯王賁、倫侯建成侯趙亥、倫侯昌武侯成、倫侯武信侯馮毋擇、丞相隗林、丞相王綰、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趙嬰、五大夫楊樛從,與議於海上。曰:「古代帝王,土地不過千里,諸侯各守受封之土,朝見與否各異。互相攻伐,亂殺不止,猶刻金石,立碑炫耀。古代五帝三王,知識教育不同,法令制度不明,藉助鬼神,欺凌遠方,實不稱其名,故不能久長。他們尚未死去,諸侯業已背叛,法令名存實亡。今皇帝統一海內,設立郡縣,天下太平。顯明宗廟,施行公道德政,皇帝尊號大成。群臣齊頌皇帝,刻於金石,永作典範。」
「皇」,《說文解字注》「大也;從自;自,始也。」後簡從「白」。「王」之上冠「白」(王頭上戴個「白」冠的意思),輝煌之王,以區別於一般「王」。始皇者,三皇,大君也。《尚書·序疏》稱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 「皇」,亦指神話中的神。
中國「皇帝」稱號始於秦始皇,秦以後天子延用此稱號。創世主既然安排秦始皇成為開元第一「始·皇·帝」,所賦予其傲視天地之榮耀與威風不言而喻。更者,人類道德總體趨勢是下滑的,每個「千古英雄」有自己的上天授命。至秦時,人的道德已遠不如堯、舜時代,引用當年治理亦不能奏效,始皇帝更需有大秦新皇朝治理天下,教化子民之律法措施。如此,秦始皇功績甚巨,恩德甚大,不在三皇五帝下之情懷躍然石刻之上。
宋摹刻「琅琊台刻石」局部

秦始皇在東巡琅邪之中,在嶗山與「千歲翁」安期生相見。安期生師從河上公。安期生與秦始皇「語三日夜」,暢談修煉養生之道,還為始皇留書而去,並說千年後「求吾於蓬萊山」(漢‧劉向《列仙傳》,晉皇甫謐《高士傳》)。
第二年,秦始皇再次東巡琅邪、之罘一帶,在登之罘後,亦刻石(之罘刻石)。其辭曰:維二十九年,時在中春,陽和方起。皇帝東遊,巡登之罘,臨照於海。從臣嘉觀,原念休烈,追誦本始。大聖作治,建定法度,顯箸綱紀。外教諸侯,光施文惠,明以義理。六國回辟,貪戾無厭,虐殺不已。皇帝哀眾,遂發討師,奮揚武德。義誅信行,威燀旁達,莫不賓服。烹滅強暴,振救黔首,周定四極。普施明法,經緯天下,永為儀則。大矣哉!宇縣之中,承順聖意。群臣誦功,請刻於石,表垂於常式。
大意為:始皇東遊。追溯感懷功業,追誦大業根源。聖理國家,建立法度,突出綱紀。對外施教於諸侯與文惠,使其明達義理。六國之眾,貪婪凶暴無已,殘殺不停。皇帝憐憫百姓,派師討伐,奮發武德。以正義誅之,以正信行之,威德遠及,使其皆賓服。消滅強悍,拯救百姓,安定宇內。普施法律,治理天下,成為永遠之準則。
「東觀刻石」曰:維二十九年,皇帝春遊,覽省遠方。逮於海隅,遂登之罘,昭臨朝陽。觀望廣麗,從臣咸念,原道至明。聖法初興,清理疆內,外誅暴強。武威旁暢,振動四極,禽滅六王。闡併天下,甾害絕息,永偃戎兵。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作立大義,昭設備器,咸有章旗。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黔首改化,遠邇同度,臨古絕尤。常職既定,後嗣循業,長承聖治。群臣嘉德,祗誦聖烈,請刻之罘。
大意為:始皇春遊。從臣皆感治國之道英明。聖法初興,內治本疆,外誅暴強。軍威通暢,震撼寰宇,終滅六國。一統天下,滅災絕害,永停征戰。皇帝明德,經理宇內,視聽不怠。制定大義,明設規矩,有章可循。職臣遵分,各知所行,事無嫌疑。百姓改化,遠近皆尊同法,自古絕無僅有。常職既定,後嗣循業,永保聖治。
為紀念道家修煉飛昇之茅濛,秦始皇將每年十二月之臘祭改名為嘉平,南朝宋裴駰《史記集解》引《太原真人茅盈內紀》曰:
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茅)盈曾祖父(茅)濛,乃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昇天。先是其邑謠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泰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始皇聞謠歌而問其故,父老具對此仙人之謠歌,勸帝求長生之術。⋯⋯因改臘曰「嘉平」。
茅濛之子在秦始皇身邊做侍從,故始皇帝對茅濛於華山之中乘雲駕龍、白日昇天之事瞭如指掌。茅濛後代,茅盈、茅固、茅衷皆修煉成仙,即道家歷代所尊崇之三茅真君。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第四次出巡,從上郡(今陝西榆林)過九原,經雲中、雁門、上谷、漁陽、右北平,至碣石,並且刻有著名的《碣石門辭》。
其辭曰:「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武殄暴逆,文復無罪,庶心咸服。惠論功勞,賞及牛馬,恩肥土域。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徭,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惠被諸產,久併來田,莫不安所。群臣誦烈,請刻此石,垂著儀矩。」
其大意為:興師用兵,誅滅無道,反叛平息。武力滅暴,平反無罪,民心歸服。論功行賞,惠澤牛馬,恩遍全國。皇帝奮威,德並諸侯,天下太平。拆除舊城,挖通川防,夷平險阻。地勢既平,民不服徭,天下安撫。男喜耕作,女修其業,事事井然。恩蓋百業,合力耕田,無不安居。群臣敬頌偉業,敬刻此石,永留典範規矩。
十一、身體力行,弘揚修煉
上古時代,人神同在,神跡常顯。人們信神、修煉、得道成仙,並非罕見之事;名山大川之中,修煉得道長命數千歲者大有人在。古代聖皇們,如堯、舜、禹、黃帝等,治理天下的同時,會仙訪道,修身養性,被認為是自然之事。他們在人間的使命完成之後,修煉成功、圓滿飛昇,也非個例。
後世之人,禮崩樂壞,道德下滑,人們離神靈越走越遠,神也越來越不向世人展示神跡,修煉成仙逐漸成為出世修煉人之「秘」事,甚至漸漸被世人視為「神話」、幾乎不可能之事。
然而創世主沒有放棄其子民,因此不斷派使者來提醒人們修煉提升、回歸天堂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和最好歸宿。修身養性、返本歸真之修煉文化,乃是中華神傳文化中最值得珍惜、保護之一部分。
道家修煉法門多為密傳單傳,不示外人。修煉乃修煉者個人之事,不修煉者豈知個中神妙?很多著史之人,不懂得修煉,以自己的狹隘觀念取捨史實,使得很多真實修煉之神跡不能被記在史書中流傳。很多史書中對秦始皇與神仙交往、談道不記敘,認為是無稽之談;對秦始皇身體力行,廣傳修煉、返本歸真、成仙之道誤認為貪生怕死,一心尋求長生不老之藥。引出一系列荒謬結論,誤導後世若干代人。
其實始皇帝每次東巡皆留下許多神跡傳說。
秦始皇對修煉之士十分尊重,也常和他們一起討論神仙、真人、長生、修煉之理。始皇曾說:「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史記.秦始皇本紀》)他不只自己潛心修煉,身體力行,還為弘揚修煉、光大正道不遺餘力。不僅在華夏本土民間、宮廷提倡,還多次派遣助手出海弘揚。
東晉王嘉《拾遺記》記載秦始皇和宛渠異人相見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了如親睹。曰:「臣少時躡虛卻行,日遊萬里。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臣國在咸池日沒之所九萬里,以萬歲為一日。俗多陰霧,遇其晴日,則天豁然雲裂,耿若江漢。則有玄龍黑鳳,翻翔而下。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國人今獻此石。或有投其石於溪澗中,則沸沫流於數十里,名其水為焦淵。臣國去軒轅之丘十萬里,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為大鼎。臣先望其國有金火氣動,奔而往視之,三鼎已成。又見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生,果有慶都生堯。又見赤雲入於酆鎬,走而往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始皇曰:「此神人也。」
秦始皇當年在碣石派遣韓終(又名韓眾,韓種)等出海求仙尋藥,並弘揚華夏修煉文化。今秦皇島市即以秦始皇命名,蓋因當年秦始皇曾巡遊此處。韓終修煉成神,有很多歷史記載,唐代司馬承禎《洞天福地記》載︰「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長沙縣,西嶽真人韓終所治之處。」韓國辰(秦)韓之國名即來源於韓終。古代朝鮮半島新羅國亦是在辰韓基礎上發展而來。李延壽《北史》列傳記錄:「新羅者,其先本辰(秦)韓種也。」
秦始皇東巡遊榮成山為後世亦留下很多遺蹟、傳說。秦橋遺蹟又名秦皇橋,在成山頭南側大海中,由海中四塊巨石天然構成。由於礁石嵯峨,若斷若連,隨潮漲落,出沒海面,其形如橋,似人工架設。
十六國時期《三齊略記》云:「始皇造石橋,渡海觀日出處,有神人召石下,城陽一十三山,岌岌相隨而行,石去不駛,神人鞭之見血,今召石山石色皆赤。」「始皇造橋觀日,海神為之驅石豎柱。始皇感其惠,求見。神曰:『我醜,莫圖我形,當與帝會。』始皇入海四十里,與神見。左右有巧者,潛畫其像,神怒曰:『帝負約,可速去。』始皇轉馬前腳才立,後腳遂崩,僅得登岸。」
這一段記敘山神趕石為秦始皇造橋與海神相見所用,而海神更為秦始皇驅石豎柱,建成石橋。但秦始皇之隨從者卻偷畫海神之像,惹得海神生氣毀橋,因為海神有言在先,不圖其形,如不畫像,則和始皇相見。
當年,秦始皇調轉馬頭回到岸邊,身後修好之石橋開始崩塌,秦始皇剛登上岸,石橋便全部沉入海底,只剩下近岸邊四個橋墩在波濤中乍出乍沒,時隱時現,一直保存至今。直到現在,成山頭之紅色岩石上布滿道道溝壑,為當年山神鞭撻出血所致。榮成山礁石因秦始皇而聲名遠播,被列入榮成八景之一,流傳至今。
秦始皇第五次東巡,再至琅邪時來到當年與安期生相見處,並為安期生立祠阜鄉亭並海邊十數處,將天台山中湯谷改名為望仙澗。當年始皇帝所建安期公祠之遺蹟至今可見。
近千年後,唐代大詩人、詩仙李白為秦始皇圓了千年後再見安期生之宿願,並在《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中說到安期生,詩云:「我昔東海上,勞山餐紫霞。親見安期公,食棗大如瓜。中年謁漢主,不愜還歸家。朱顏謝春輝,白髮見生涯。所期就金液,飛步登雲車。願隨夫子天壇上,閒與仙人掃落花」。李白還在《古風之七》中描述見到安期公之場景:「五鶴西北來,飛飛凌太清。仙人綠雲上,自道安期名。兩兩白玉童,雙吹紫鸞笙。去影忽不見,迴風送天聲。我欲一問之,飄然若流星。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汗漫九垓上,願接盧敖遊太清。」詩中所指之盧敖即是當年秦始皇身邊的一位博士。盧敖當年深受始皇帝影響,辭官隱居,尋遇真人,授以仙訣,遂遠遁深山修煉,道成飛昇。後世之漢武帝於元鼎四年,還為紀念盧敖,在河南設盧氏縣。
秦始皇在琅邪又遣徐市(音福)等東渡大海求仙尋藥並廣傳中華修煉之道。秦始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御草以覆死人面,遂活。有司上聞,始皇遣使賚草以問(鬼谷子)先生。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光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此草是祖洲不死草也。生在瓊田中,亦名養神芝。其葉似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耳。』」(《太平廣記》)「秦始皇聞鬼谷先生言,因遣徐市入求玉蔬金菜,並一寸葚。」(梁‧蕭繹《金樓子‧箴戒篇》)相傳徐市是鬼谷子之徒,故秦始皇遣徐市等東渡大海相訪。在日本,徐市被尊稱為農神、蠶桑神、醫藥神。日本歷史研究確認徐市即是日本之神武天皇。
韓終、徐市等不光帶去中華文字及各種技術,更把中華神傳文化帶到韓國、日本,遂使中華神傳文化在多個鄰國紮根。韓國、日本等至今仍有許多當年韓終、徐市等東渡大海,及所留修煉文化及遺蹟,為這些國家人民在日後得正法、修大道開啟良好之端。
後世許多明君聖主也和秦始皇一樣,不光自己敬神修煉,採藥煉丹,也派遣手下飄洋過海,將中華文明、信神修煉之道傳給周邊國家及人民, 實是對其人民最大善行及最好給予。
另外,求仙尋道,煉丹採藥,為修煉養生的重要部分。很多道家門派中,服藥吞丹,將體內廢物、毒素排出體外,身輕體健,繼之後續其它修煉步驟,乃修煉基理。只是後世,特別是近代之人,深受無神論之害,遠離神靈,道德敗壞,不光不信神敬天,反而癡笑古人。#
五千年輝煌神傳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研究組

本文摘自:大紀元首頁副刊文化網史海鉤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