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榮欣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和,草木飄香,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閃耀,一道白茫茫的銀河橫貫南北,河的東西兩岸,各有一顆閃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遙遙相對,那就是牽牛星和織女星。老人們會告訴年輕人,這一天,牛郎和織女會在鵲橋上相會,在葡萄架下,靜靜聆聽,能聽到牛郎和織女的悄悄話。
這一天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或「女兒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這一天也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被稱做中國的情人節。
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里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嫂度日,嫂子馬氏為人狠毒,經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織女愛慕牛郎的勤勞和厚道,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下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長,這事很快便讓天帝知道,王母娘娘親自下凡,強行把織女帶回天宮,織女牛郎被拆散。
牛郎上天無路,老牛告訴牛郎,在它死後,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話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兒女,一起騰雲駕霧上天去追織女,眼見就要追到了,豈知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一揮,一道波濤洶湧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和織女被隔在兩岸,只能相對哭泣流淚。他們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古人的愛情觀和現代社會的人是不一樣的,勤勞,勇敢,踏實,厚道是擇偶的標準,古代人的愛情和現在的快餐式的愛情也是不一樣的,裡面包含着真誠、忠貞。現代社會人人都希望得到真愛,但卻不願承擔承諾,情濃的時候可以海誓山盟、海枯石爛,而當情意轉淡的時候,又可以奮不顧身的尋找下一份同樣的感覺,孰不知,這種短暫的愛情是自私且不理性的。唐朝魏徵說:「愛出者愛反,福往者福來。」(付出愛給了對方,對方會將愛反施給自己;為對方造福,對方也會為自己造福) ,只有付出真愛才能夠得到真愛。難怪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至今,為後人所稱道。
文: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