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物以類聚




 (大紀元資料室)
 (大紀元資料室)
文/程實 整理

戰國時,齊宣王想招納賢士,便把淳于髡(音昆)找來。淳于髡是當時的賢士,為人正直善諫,齊宣王讓他幫助推舉人才。

淳于髡在一天之內,就向齊宣王推舉了七位賢才。齊宣王不由得感到非常驚訝,對淳于髡說:「我聽說人才是十分難得的,而現在,你居然一天之內,就為我推舉了七位賢士,這如何能使人相信他們都是賢士呢?」

淳于髡聽了,說道:「大王,你雖然說得有道理,但卻並不完全。要知道,同類的鳥總是在一起聚居,同類的野獸也總在一起行走。到水澤窪地中去尋找柴 胡、桔梗這一類藥材,那永遠也找不到;但到梁父山、圉黍山上去找,可以一車一車地載回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物以類聚。俗語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那麼,我在大王眼中也可算是賢士吧!」淳于髡說:「到我這兒來尋找賢士,就好像到梁父山去找桔梗一樣容易,因為賢士們經常都是聚在一起的。除了這七個,您還需要多少賢士,我都能給你找來。」齊宣王聽後,信服地笑了。

這個成語原本指同類的東西,總聚集在一起。後來,這一成語常用來比喻壞人互相勾結。(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

 文: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