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公元 約626─684后)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在他所留下的詩文中,最廣為人知、並且口耳相傳的名篇,是他七歲時寫的《詠鵝》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全詩充滿童趣和天真,清新可愛,活潑喜人,是千多年來小孩子學唐詩時首先要學、要背誦的一首好詩。他在獄中所作的《詠蟬》,以充沛的感情,明確的譬喻,加上雙關語和典故的巧妙運用,寄情於詠物,達到物我一體的境界,是詠物詩中的名篇。他借荊軻刺秦王的典故而寫的抒懷詠志小詩《於易水送人》,在送別詩中別開生面。他的文章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那篇討伐武則天的檄文《代李敬業討武氏檄》(又名《討武.紫??,連武則天
本人也很欣賞這篇文章。
駱賓王在寫詩時特別喜歡在對仗中使用數字對,比如:“秦塞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小堂綺帳三千萬,大道青樓十二重。”“且論二八千金是,寧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人們給他一個雅號叫做“算博士”。
駱賓王自幼聰穎、有文才,七歲即能寫詩。在高宗儀鳳三年(公元678年)時,他任侍御史,因上書論事得罪了武則天,遭到誣陷,以貪贓罪名下獄。第二
年,遇赦而獲釋。武則天掌握朝中實權后,駱賓王對其深為不滿,幾次上書言事而不得用,反而貶官為臨海丞。使他“鞅鞅不得志”,“棄官”而去。他一直希望把武則天趕下台、為匡複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業。
公元684年,武則天正式攝政,殺了不少李唐王朝的人,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兒子。徐敬業等人在楊州起兵討伐武則天。駱賓王投到其部下,並為其寫了有名的聲討武則天的檄文《代李敬業討武氏檄》,曆數武則天的多項罪狀。後來討武一方兵敗,徐敬業和駱賓王不知去向。
雖然駱賓王在討武檄文中對武則天罵了個痛快,但武則天對他的文才確實青眼有加。當討武檄文傳到武則天手中時,她居然一邊讀一邊“嘻笑”。當讀到“入門見嫉,娥眉不肯讓人;掩袖工讒,狐媚偏能惑主”時,還頗有得意之色。再讀到“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時,才驚呼到“是誰寫的?”有人告訴她是駱賓王寫的,她竟責問道:“宰相安得失此人?”認為駱賓王有才能卻沒能受到重用,是宰相失職未能推薦的結果,可見其對駱賓王確有惜才之心。
當時的著名詩人宋之問曾經官至考工員外郎,但因事屢次貶官。后在貶謫途中經過江南,到著名的靈隱寺遊覽。一天夜裡,皓月當空,他在長廊上漫步吟詩,
冥思苦索地想出了第一聯:“鷲嶺郁岧嶢,龍宮鎖寂寥”。反覆吟誦,又總覺得不滿意,沒法寫下去。寺里有個老和尚,點着長明燈,坐在大禪床上,問道:“年輕 人夜深了還不睡覺,有甚麼事啊?”宋之問回答道:“我剛才想對此寺題詩一首,卻思路不順,出不了佳句。”老僧要宋之問把他的詩誦一遍,聽完后他自己又反覆
吟誦了幾遍,最後說道:“為何不用‘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兩句呢?”宋之問一聽大為震驚,對這兩句詩的遒勁和壯麗感到十分驚訝。那老僧又接下去把詩一直續完:“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橋。”
第二天,宋之問再去拜訪他時,就再也找不到了。寺中有知道底細的僧人說:“這位老僧就是駱賓王。”在宋之問的追問下,他回答說:“當年徐敬業兵敗后,與駱賓王都逃走了,沒有抓到他們。將帥們擔心漏掉了大頭目,不知道會有多大的罪責,就在當時戰死的幾萬人中,找了兩個與他們相貌相似的人,砍下頭來裝在盒裡報送朝廷。後來雖然知道他們沒有死,也不敢再抓捕來送給朝廷了。”因此,徐敬業後來得以在衡山落髮為僧,直到九十多歲才死。駱賓王當時也落髮為僧, 並遍游各處名山,後來到了靈隱寺。據稱他到靈隱寺一年後便去世了。但宋之問貶謫途中游靈隱寺,應當是公元705年以後的事,那時駱賓王已經至少是八十歲的人了。
當年他們雖然兵敗,但因為當初起兵是為了復興唐朝,所以後來有時抓到了他們,也都設法為之開脫,把他們放了。只是當時罪名很大,駱賓王的詩文大都散失了。後來唐中宗即位,下詔書搜求駱賓王的詩文,只收集到了幾百篇,僅僅是其全部詩文的一小部份,經過整理后以《駱賓王文集》之名而傳世,後來清代又稍有增補,重刻為《駱丞集》。那首駱賓王幫宋之問所作的《靈隱寺》詩,因為只有兩句(或四句)是宋之問所作,所以也收在《駱丞集》中。但有些不相信駱賓王身世的人寧願認為那是宋之問的詩,把它歸入宋的詩集中。
《靈隱寺》一詩傳出后,曾經引起一時的轟動,特別是其中“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兩句,對仗工整、景色壯觀,讀之令人心胸開展、豪情滿懷,因此人們爭相傳抄。但與此二句相似的句子,我們還能從駱賓王其它詩中找到,比如《敘寄員半千》:“薄宦三河道,自負十餘年……魂歸滄海上,望斷白雲前。釣名勞拾紫,隱跡自談玄……長揖謝時事,獨往訪林泉……”其中“魂歸滄海上,望斷白雲前”與“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極其相似,其思維和描述方法上的一脈相承是顯而易見的。
同時,這首詩中也反映了駱賓王曾經有過歸隱求道的思想。雖然這種思想還偶爾地反映到他的其它一些詩中,但當時駱賓王畢竟太執著於世間時局的轉變,未能走入道中,只有到了兵敗后無路可走時,才終於走上了自己早就應該走的入道之路。
圖:網路/ 文: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