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魅力何在?


東漢末年,群雄蜂起,英雄輩出,人才濟濟;出將入相,好不熱鬧。三國之中,曹操和孫權,都比劉備兵多將廣,勢大力強。但在歷史上,在廣大人民的心目中,卻獨尊劉備,讚譽不絕。歷史把德馨、尊崇和欽仰之情,專向劉備傾倒。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人民的選擇。 


劉備的魅力究竟在哪裡呢?讓我們來重讀《三國志先主傳》(並參考裴松之有關注文)吧。


先主姓劉,名備,字玄德,涿都涿縣人,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 


劉備少年時,父親就去世了。與母親靠賣草鞋、織席為生。他家院舍東南角的籬笆邊上,有棵桑樹,長的有五丈多高。遠遠望去,繁茂的枝葉,就像車蓋一般,來往的人都覺得這棵樹很奇特,實不尋常。有人就說:這是要出貴人的徵兆。” 

劉備喜歡喜騎馬、聽音樂;身高六尺五寸,雙手下垂,長過膝蓋,眼睛往後看,可以看到自己的耳朵;少言寡語,不愛出風頭,喜怒不露於色;喜歡結交豪傑俠士。通情達理,辦事公平,年輕人都爭相歸附於他。大商人張世平、蘇雙等,積累有千金的資產,往來於涿郡販馬,見了劉備,覺得他與眾不同,就給了他很多錢財。他用這些錢財,招集了很多人馬。 


東漢末年,宦官和外戚這兩個最腐朽的政治集團兵戎相見,京師一片恐怖和血腥。董卓帶著他的涼州兵,踏上了京師的土地。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帷幕,就這樣拉開了。 


曹操、袁紹、孫策……他們在關中、中原、長江流域角逐爭雄,都企圖在歷史的舞臺上,演出威武雄壯的戲劇。一時間金戈鐵馬,烽煙滾滾,蜀漢先主劉備,懷著討伐暴虐、匡複漢室的壯志,利用各軍閥之間的矛盾,歷盡坎坷,最終建立了蜀漢政權。

少年時代的劉備,就能博得年輕人的信任,很多年輕人願意和他相交。看來,劉備後來能為眾多賢士,甚至包括像諸葛亮這樣出類拔萃的賢士的擁戴,絕非偶然。說到底,這是因為他具有人格魅力,這是一種吸引力。這種吸引力來自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崇高的人格力量的結合,是長期在風風雨雨、艱難困苦中砥礪自己的人格的結 果。請看以下的幾則故事,就清楚了。 



一、當機立斷,不惜棄官
 
漢靈帝末年,黃巾軍起來造反,各州郡都組織起反擊的隊伍。劉備率領他的部屬,跟隨校尉鄒靖,在討伐黃巾軍的戰鬥中,頗有功勞,被任命為安喜尉。當時,有個上官督郵(官名),他是郡太守的重要屬吏,兼管訟獄捕亡。這個人一貫蠻橫兇惡,貪賄無恥。人們都很痛恨他,但對他無可奈何。 


有一次,他因公事到安喜縣來,劉備去求見他,但是這個督郵稱病,不肯見劉備。一天,劉備做好了準備,不經他的手下人通報,直接闖進去,把督郵捆住,打了二百杖,解下自己掌管的官印,系在督郵的頸上,將他綁在栓馬的柱子上,棄官逃走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是一個決不在上司面前脅肩諂笑的官迷,而是一個善惡分明,當機立斷,不為一官半職所累的人。可想而知,劉備確實為當地百姓,出了一口惡氣,因而受到百姓的好評。

二、深得人心,轉危為安
 
大將軍何進,派遣都尉毋丘毅到丹楊招兵。劉備與他一起走,到下邳時遇上了賊兵。他拼命作戰有功.被任命為下密縣的縣丞。但他又放棄了這個官職。他後來做高唐縣尉,升遷為縣令,被賊軍打敗攻破,投奔到中郎將公孫瓚那裡。公孫瓚上表舉薦劉備為別部司馬,派他與青州刺史田楷,去抵禦冀州牧袁紹,屢立戰功,因而讓他暫時代理平原縣令,後來兼任平原相。 


郡中有個人叫劉平,一向看不起劉備,認為在劉備的管轄下是恥辱,就派人去刺殺劉備。 


劉備不知情,款待刺客十分熱情周到。那個刺客早就聽說劉備為人仁厚,今遇之,覺得果然名不虛傳。便不忍心殺害劉備,就將此事向劉備說明後,走了。先主就是這樣地深得人心,化險為夷。 


在《左傳》中,鑰鹿(人名)寧願自己死.也不願意刺殺不忘恭敬民之主趙盾。趙盾憑藉自己人格的力量,遠避了禍患。劉備也像趙盾一樣,憑藉他的仁厚,而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三、臨難懷仁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丸。劉備勸說劉表乘虛襲擊許都,劉表沒有採用。曹操南征劉表,剛好遇上劉表死了,他的兒子劉琮繼位,派使者向曹操求降。先主駐守在樊城,不知道曹操的軍隊突然到了。曹軍到了宛城,他才聽到消息,於是率領他的部眾撤離,經過襄陽的時候,諸葛亮勸說劉備攻打劉琮,可以佔領 荊州。先主說:我不忍心。就停住馬呼喊劉琮。劉琮懼怕得不能站起來,劉琮的左右以及荊州的百姓,多數都歸附先主劉備。等到了當陽,有十多萬人,幾千輛輜重.一天只能行走十多裡路,另派關羽乘坐幾百艘船,叫他到江陵會合。 


有人對先主說;應該快速行動,保住江陵,現在你雖然擁有很多人,但披戴鎧甲的人卻很少,假如曹操的軍隊打來,憑什麼來抵抗他?”劉備說:凡成就大業者,必定以人作為根本,如今這麼多人歸附於我,我怎忍心拋棄他們而去呢!” 

仁者劉備,冒著絕大危險,而不棄民!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這裡,孔子強調的是貫穿儒家倫理的重要原則――仁。在孔子眼中,是一切人際關係的行為準則,是衡量善惡的最高尺度。 


這或許是後人稱道劉備的關鍵之所在。 


四、天佑仁者
 
曹操認為江陵屯有軍需物資,怕被先主佔據,就放棄輜重車輛,輕裝趕到襄陽。聽說先主已經過去,曹操率領五千精銳騎兵,急忙追趕先主,一日一夜行程三百多里,在當陽的長阪追上了。先主丟下妻子兒女,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幾十人騎馬逃跑,曹操俘獲了大量的人馬和輜重。先主抄近路斜行奔向漢津,剛好與關羽的船隊相會,得以渡過河水,遇見劉表的長子江夏太守劉琦帶領一萬多人,與先主一起到夏口。先主派遣諸葛亮親自去和孫權結盟。孫權派遣周瑜、程普等帶領幾萬水軍,與先主並力作戰,與曹操在赤壁交戰,大敗曹軍,焚燒了他們的船隻。先主和東吳的水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這時又發生了流行病,曹軍中的北方人病死很多,曹操只得率領大部隊撤還。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唐代詩人杜牧,就這樣詠歎了赤壁之戰那已逝的歲月。這迴腸盪氣的詠歎,留下了歷史的啟迪:建立一番功業,非得一定的條件不可。在杜牧看來,沒有驟然而來的東南風,周郎便無能為力。這或許是一種傳統的看法吧。
我們並不否認在雞蛋孵化為小雞的過程中,溫度的重要;但我們更看重雞蛋這一主觀因素。曹操內部不穩,水軍力量薄弱,戰術上的失誤,尤其是曹操的急功近利,驕傲輕敵…… 

這一切,難道不是曹操兵敗的重要原因嗎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感動著天時,駕馭著地利。即便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天時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我們也不可忽略其中潛藏的人和的因素。人與仁同音,人本來就應該有仁德。劉備正是寬厚的仁者! 


天佑仁者! 


五、病沉托孤,感天動地
 
後來,先主劉備病情沉重。把太子的事,託付給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輔助諸葛亮。夏季四月癸巳,先主在永安宮去世,時年六十三歲。 


諸葛亮上書對後主說:我們俯伏思念大行皇帝施行仁義,樹立恩德,恩澤覆蓋無邊,可是他久病臥床不起,這個月二十四日突然辭世,眾臣妻妾放 聲痛哭。如同死去了父母。回頭看遺詔,國家大事就落在太子肩上。太子你的動作舉止要適度;群臣百官表示哀悼,滿三日就除去喪服,到葬期再按照禮規行事;那 些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縣長,三天就去除喪服。臣諸葛亮親自接受遺命訓誡,懼怕神靈,不敢違背先主遺命。臣請求向天下宣佈執行。
五月,先主的靈柩從永安運回成都,諡號為昭烈皇帝。秋季,八月,安葬在惠陵。

劉備臨死前,遺詔教育後主說: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同時,對諸葛亮講: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指後主)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教諸葛亮自任國君)!” 


永宮中,生命垂危的劉備,含淚托孤的肺腑之言,感人至深。陳壽評謂: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托孤於諸葛亮,而心神不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圖:網路/ 文:正見網

按讚加入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