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赫達資畫麗珠萃秀.秦羅敷》(網路圖片)
中國漢服文化是一幅凝聚歷代華夏子孫智慧的巨宏畫卷,是一部記載中國各朝各代歷史變遷的神奇史詩。漢服神韻有如長空舞彩練般的炫彩和靈動,碧海蕩清流般的明淨與恢宏,千百年來,漢服一路霓彩飛舞,譜寫華章。
- 漢服代表中華文化思想
唐圓領袍衫(圖:張詠)
比賽的評委會主席樊弘說,漢服是指中國五千年來在中原這塊土地上以漢民族為主,歷代相傳的主要經典服裝,也叫華服、古裝,是相對於中國少數民族的服裝(如胡服)之外而言的中原漢族人所穿的服裝。
中國古代服飾不僅隨著改朝換代而改變,朝代之間服飾特點也有很大的分別,各自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文化,從中更體現出不同時期人類被賦予的智慧。漢服無論在文化藝術、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武術劍道、音樂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與中華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服飾。
樊 弘表示,中國漢服受佛家、道家體系影響,顯示各種社會階層,跟中國五千年文化和價值觀息息相關。唐朝服飾雍容大方,豪邁帥氣,反映當代政治、經濟、文化的 鼎盛;宋朝崇尚理學,服飾自然儉樸,可以說,中國每個朝代都有經典的元素存在。這些傳統文化中的豐富元素,正是中華文化得以源遠流長的來源。
九十六歲台灣漢服史研究泰斗王宇清教授表示,漢服不是指漢代衣服,而是萬古「漢民族」、「漢文化」承傳下來的服飾,以「禮」為總代表,以「龍」為基本符號標誌,而國之四維的「禮、義、廉、恥」就是漢服的基本精神。所以,所謂的漢服就是指中華將近萬年的文化思想。
- 漢服表現天人合一的內涵
韓國唯一入選決賽的設計師鄭金珠女士表示,韓國文化和中國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身為韓國人能夠參加此次大賽感到非常的自豪。自己入圍的作品正是用漢服來表現儒家 「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內涵的。
從用圖紙展示設計構思到製作完成七套漢服的六個月時間,對她來說可說是個生命脫胎換骨的重塑過程。起初有過要得獎的想法,但是後來在完成作品的過程當中,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參賽選手不具備相應的心態,就無法創作出真正符合大賽宗旨的好作品。
- 穿出真正的女人樣子來
從小受中國傳統教育並練就了一手女紅的服裝設計師張虹表示,漢服最能展現女人應有的氣質和德行。張虹說:「各朝服飾也有他們的特點。比如,宋代的服裝就很精細,服飾是一層層的,都很仔細精美,從中可以看到宋代百姓們的勤勞、對於生活和家園的愛。」
中共不斷宣導女人要頂半邊天、不愛紅妝愛武裝,張虹說:「這樣造成女人事事與男人、丈夫鬥,使得家庭失調,離婚率大增;這些都違背了中華神傳文化、上下相敬的原則。」
受外婆影響很深的張虹認為,「就像外婆說的,女人就要有女人的樣子、風格和節奏。在家尊敬老人、體貼丈夫,這樣的家庭才會和諧,剛柔相濟。服飾上應該表現溫柔、純淨;中國的古裝能夠把女性的特性很好的表現出來。」
- 有生命力才是好服裝
台灣入圍設計師曾英儒表示,三黃五帝時還沒有很正式服裝,可是下凡的神仙,早就已經穿著很漂亮的服飾了,敦煌壁畫的飛天服與唐代的仕女服,有異曲同工之妙,那真是天人的服裝。漢服在日常生活琴棋書畫裏,含韻內斂;武術、舞蹈各自展現出不同美感。
另外觀賞「神韻藝術團」演出,中國服裝設計與色調搭配的完美、舞蹈演員表演,融合天幕背景,令他震撼。整個演出如行雲流水,服飾、演員、背景,一連串、一整體表現,大大開拓了他的漢服境界。
他強調漢服回歸與創意應並立,回歸才能顯現漢服古典氣質,每朝每代都有不同風格與款式,漢服應保留兼具古典氣質並有創意。
曾英儒還特別強調漢服美感與生命力,漢服不只是衣服的美感,還要能訴說這套服裝生命力的來源故事。每件漢服都要量身訂作,有生命力的服飾才是好服裝。
--轉載自《新紀元週刊》
❁ 按讚加入 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https://www.facebook.com/hancouture) 看見更多漢服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