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古代稱軍中戰友為「袍澤」呢?
「袍澤」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天官.冢宰》︰「掌王之燕衣服。」漢鄭玄注︰「燕衣服者,巾絮、寢衣、袍襗(澤)之屬。」清朝孫詒讓《正義》:「案澤、襗字通,《詩》箋、《雜記》注及《論語.鄉黨》皇疏引鄭注並以袍澤為褻衣。」
按鄭玄箋注,是說掌理君王日常閑居的便服,有頭巾、睡衣﹙或說被子﹚、內衣之類的。這裏的「袍襗」是指貼身內衣,尚無軍中戰友之意,而依清朝孫詒讓《正義》記載「袍澤為褻衣」,褻衣,即貼身的內衣。
袍澤,開始用來專指「軍中的戰友」,則源自於《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脩我矛戟,與子偕作。」這首詩主要是表現秦軍戰士出征前,同仇敵愾的高昂士氣。
袍,長衣。如漢朝史游撰《急就篇.卷二》曰︰「袍襦表裏曲領帬(裙)。」唐顏師古注:「長衣曰袍,下至足跗。」
另「與子同澤」,東漢鄭玄箋︰「襗,褻衣,近污垢。」及宋朝朱熹.集傳:「澤,裏衣也。以其親膚,近於垢澤,故謂之澤。」澤,通「襗」,貼身內衣,即汗衫,俗稱「汗褟」。因其貼身,近於汗垢,故稱之。
古代男子凡穿著袍服,必先穿澤﹙褻衣﹚,再穿袍﹙長衣﹚,再加中衣﹙穿在小衣之外、大衣之內的近身衣物﹚,最後再加禮服。如清朝孫詒讓《正義》:「蓋凡著袍襺者必內著襗,次著袍,次著中衣,次加禮服為表。」
由此可知,袍、澤都是古代衣服名稱。同袍,本義為同穿一件長衣;同澤,本義為同穿一件內衣。當然,能夠同穿一件衣服,就表示雙方感情深厚,也就是指戰士間相親相愛,故「同袍」、「同澤」都作為軍人間的互稱。
此外,「同袍同澤」亦指共穿一件衣服,原是形容軍中士兵相互友愛,同仇敵愾,後用來形容軍中同事之間患難與共的情誼。因此,後來「袍澤」就合用成為軍中戰友的代稱了,如袍澤故舊、袍澤之誼。
圖:網路/ 文: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