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北宋(1113-1170),中國知名道教祖師,全真派的創始人,後被尊為全真五祖之一,原名中孚,字允卿,原為金朝諸生,後為武官,改名德威,字世雄。入道後改名嚞,一名喆,字知明,道號重陽子,故稱王重陽,綽號王害瘋,京兆咸陽(今陝西省咸陽市)大魏村人。七個主要門人稱北七真。
入道
1159年6月,王重陽46歲,任甘河鎮酒監(徵收酒稅的小吏)時,頗不得意,身心俱疲,自 稱「王害風」,又傾心道教,一日醉遇二道者,或說是正陽真人鍾離權、純陽真人呂洞賓(或說廣陽真人劉海蟾)密授修真口訣。他於是改名嚞,一名喆,字知明,道號重陽子。
傳教
1167年,王重陽開始雲遊,意欲東遊海岸,與道友共赴蓬萊,並東遊傳教,但門人、道友無一願意隨他遠遊。他自焚茅庵,沿途乞化,經潼關、華山、洛邑、汴州、登州,到寧海州牟平縣,遇巨富馬丹陽及其妻孫不二。王重陽在馬氏南園建庵,題庵名「全真」。「全真」教名源於此。
王重陽成功吸收幾個虔誠的弟子,先後納丘處機、譚處端、馬丹陽、王處一、郝大通五人為徒。丘、譚二人聽聞王重陽寓居馬宅,請為弟子,求教皈依。馬丹陽在王重陽多方勸喻下,同意出家。王處一來遊適遇王重陽,亦願從待。1168年初,王重陽帶領馬、譚、王、丘四人離開牟平縣城,到偏遠的文登縣昆嵛山煙霞洞隱居修煉。郝大通亦入山求為弟子,師徒六人建庵而居。
王重陽「誘化」幾個弟子後,開始教化一般信眾。隱居昆嵛山時,信徒日益增多,不斷前往向他問道,亦有信士送其子上山入道。為使更多人有機會聞道,師徒六人在昆嵛山居住六個月後,返迴文登縣城,傳教重心轉變為「普化」大眾。
1168年8月至1169年10月,王重陽在寧海、登州和萊州先後成立五個群眾傳教組織,以「會」為名,全真教稱「三州五會」,即寧海州文登縣「三教七寶會」、牟平縣「三教金蓮會」、登州福山縣「三教三光會」、蓬萊縣「三教玉華會」及萊州掖縣「三教平等會」。「會」有門堂、廊舍、水井,如同道庵,道友可在此論道修行。自此遠近風動,與會日千餘人。
1169年,王重陽收納孫不二、劉處玄為弟子,與馬丹陽等五人全真教合稱「七真」。是年,王處一、郝大通先後辭師隱居查山;孫不二到牟平縣三教金蓮會出家,王重陽到萊州時,劉處玄前往迎拜。自此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四人一直追隨王重陽,是最親近的嫡系門人。
立嗣
1169年10月,王重陽帶馬丹陽等四門人西返關中,行到汴州開封府旅邸,王體力不支,無法繼續西行,1170年正月初四,王重陽羽化。臨終前指定「已得道」的馬丹陽為繼承人,管領其他弟子,發展其教。馬丹陽暫時將王葬於開封當地信徒的花圃,兩年後,遷葬回關中終南山劉蔣村故庵。
思想
王重陽不重視過去道教的符籙、咒語、金丹。修道宗旨,應是清淨(無為)、真功、真行。「真功」就是存神固氣,保持清淨不動心,使身心安定。「真行」就是善行助人,積德,拯難貧苦有難,導人行善。他勸人修道,認為人生易逝,舊業難消,輪回難避,不修道則下地獄,萬劫不復,出家修道則可脫離慾海,消盡舊業,超脫輪回,成仙升天。
王重陽提倡儒、釋、道三教合一,三教同源,勸人讀佛門的《般若心經》、儒教的《孝經》,道家的《道德經》和《清淨經》。人人可以求仙學道,七十歲學道也不遲,修道者的真師是自己的心神,類似禪宗人人本有佛性之說,如果慈悲清淨,就可立刻頓悟。他吸收佛教禪宗,以打坐為修行方法,視酒色財氣為修道的大敵,主張不立文字,最好不由書面上的字義解釋道教玄理,以免受文字束縛。
影響
王重陽去世後,七真繼續傳教,四處活動,將全真教傳播到更多地區,僅僅十幾年,信徒和教團遍佈北方,在中國北方宗教中佔統治地位。經過王重陽和七真兩代大師的努力,全真教從無到有,從微小的民間修道會,發展成北方最大宗教組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創造中國宗教史上一大奇跡。
著作
王重陽詩詞文章輯為《重陽全真集》、《重陽教化集》、《分梨十化集》(均收入正統道藏)。
武俠小說裡的王重陽
金庸武俠小說人物
|
|
王真人
|
|
姓名
|
王重陽
|
綽號
|
中神通
|
門派
|
全真派創派祖師
|
徒弟
|
|
武功
|
|
內功
|
|
輕功
|
|
絕技
|
|
|
王重陽身材甚高,腰懸長劍,風姿颯爽,英氣勃勃,飄逸絕倫。
全真派創派祖師,為金庸小說中武功最絕頂的高手之一。
人物
他是一個抗金保宋的義士,他組義師、抗金兵,不遺餘力,甚至在抗金之前,動用數千人力,歷時數年建成活死人墓,在其中暗藏器甲糧草,作為起事之根本,雖然義舉失敗,卻仍能激蕩人心,由於將士傷亡殆盡,王重陽憤而出家,自稱『活死人』,接連幾年,住在本山的一個古墓之中,不肯出墓門一步,意思是雖生猶死,不願與金賊共居於青天之下。
事隔多年,王重陽生平勁敵林朝英用計激他出墓,二人經此一場變故,化敵為友,攜手同闖江湖。
王重陽是一個不懂愛情的男人,他與林朝英,本是一對神仙眷侶,卻因他一心國事,無暇私情,以致辜負了林朝英的日夜思慕;又因二人性格相近,爭強好勝,儘管是相戀一生,柔情高義,卻仍是「落得情天長恨,一個出家做了黃冠,一個在石墓中鬱郁以終」。
林朝英曾經和王重陽打賭,石頭上刻幾個字,勝過王重陽,逼使他在出家為道士與跟她一起在古墓中長相廝守之間作一選擇。但即使這樣,林朝英也無法如願以償,王重陽寧願把自己所建的古墓讓給她居住,自己另在古墓不遠處蓋了全真觀,出家為道士,那就是重陽宮的前身,其時黃藥師上終南來訪,王重陽知他極富智計,說起此事,黃藥師點破此事,原來林朝英的左手掌心中藏著一大塊化石丹,將石面化得軟了,在一柱香的時刻之內,石面不致變硬。
王重陽初為道士,心中甚是不忿,但道書讀得多了,終於大徹大悟,知道一切全是緣法,又參透了清淨虛無的妙詣,乃苦心潛修,光大我全真派。
他是一個智義雙絕的英雄,他取得《九陰真經》,不是為了稱霸武林,而是為了解救普天下的豪傑,讓江湖遠離腥風血雨,他智慧超群,即便是不久於人世,也能安排一場假死傷人的戲,使出含有「先天功」的「一陽指」震懾歐陽鋒,最後油盡燈枯,溘然長逝。
武功
先天功
金雁功
可空中凌空行走三十七步,凌空直上三尺,可謂驚世駭俗、無與倫比,在內力修行上有極大幫助。
全真劍法
七劍七式,共七七四十九式,變化精微,穏重端嚴。
一劍化三清
全真派上乘劍術,連刺二九一十八劍,每一劍都是一分為三,刺出時只有一招,手腕抖處,劍招卻分而為三。
三花聚頂掌
全真派最厲害的掌法,精妙凌厲。(第三版改稱履霜破冰掌法)
同歸劍法
本意是為了對付那個大對頭而創,只盼全力殺死或犧牲的一兩人與之同歸於盡,因而保全了一眾同門,每一招都是猛攻敵人要害,招招狠,劍劍辣,威力不可輕視。
天罡北斗陣
全真教中最上乘的玄門武功,全真七子按北斗星座的方位,集體禦敵的陣法迎敵時只出一掌,另一掌卻搭在身旁之人身上,敵人來攻時,正面首當其衝者不用出力招架,卻由身旁道侶側擊反攻,猶如一人身兼數人功力,的確威不可當。
參考文獻
陳垣:《南宋初河北新道考》(北京:中華書局,1962)。
蜂屋邦夫著,欽偉剛譯:《金代道教研究:王重陽與馬丹陽》(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景安寧:《道教全真派宮觀、造像與祖師》(北京:中華書局,2012)。
窪德忠著,蕭坤華譯:《道教史》(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鄭素春:《道教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2)。
圖:網路/ 文: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