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八仙是誰?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漢陽王李琎、崔宗之、蘇晉、張旭、
焦遂,那是酒中八仙。晉譙秀《蜀記》以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范長生、爾朱先生為蜀中八仙,道教傳說他們均在蜀中得道成仙。古代
神話傳說中的八仙即鐵拐李(李鐵拐)、漢鍾離(鍾離權)、張果老、何仙姑、藍采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仙故事多見於唐宋元明的文人記載,但姓名尚
不固定。明朱有燉雜劇《八仙慶壽》有徐神翁,無何仙姑。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傳》(即《東遊記》),去徐神翁而易何仙姑,民間所傳八仙才固定下來。
《東遊記》傳言,鐵拐(李玄)得道,度鍾離權,權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曹友,張果、藍和、何仙姑則別成道,是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歸途各履寶物渡
海,有龍子愛藍采和所踏玉版,攝而奪之,遂大戰。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請天兵來助,后得觀音和解,乃各謝去。八仙過海時,呂洞賓提出不得乘雲而過。於
是鐵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韓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藍采和以拍版投水而渡;呂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張果老、曹國舅、漢鍾離、何仙姑等
分別以紙驢、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雜劇《爭玉版八仙過海》即寫此事。
下面就傳說中的有關八仙的神通拾掇如次,供讀者參閱。
一、鐵拐李
李鐵拐,或稱鐵拐李。清褚人獲《堅瓠秘集》卷二引《仙縱》:鐵拐姓李,質本魁梧,早歲聞道,修真岩穴。時李老君與宛丘先生嘗降山齋,誨以道教。一 日,李將赴老君之約於華山,囑其徒曰:“吾魄在此,倘遊魂七日而不返,若方可化吾魄也。”徒以母病迅歸,六日化之。李至七日果歸,失魄無依,乃附以餓殍之 屍而起,故其形破惡耳。此為鐵拐李形陋之一說。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拐仙姓李,有足疾,西王母點化升仙,封東華教主,授以鐵杖一根,”此又為一說。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四零云:“李鐵拐或雲隋時峽人,名洪水,小字拐兒,又名鐵拐。常行丐於市,人皆賤之。后以鐵拐擲空,化為龍,乘龍而去。”此 可作后一說之補充。蓋以其自有“足疾”,“小字拐兒”,非因“借屍”而“跛惡”。
《辭海》採用“借屍”說,雲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肉身被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蓬首垢面,袒腹跛足,並用水噴 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即寫其事。或由李八百屍解故事附會而成,見《宋史・陳從信傳》。
二、漢鍾離
亦稱鍾離權,明汪雲鵬《列仙全傳》云:鍾離權,燕台人,號雲房先生,仕漢為大將,征吐蕃失利,獨騎奔逃山谷。迷路,夜入深林,遇一胡僧,引行數里, 見一村莊,曰:“此東華先生成道處。”揖別而去。良久,聞人語云:“此必碧眼胡人饒舌也。”一老人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抗聲前曰:“來者非漢大將軍鍾離權 耶?汝何不寄宿山僧之所?”真人聞而大驚,知其為異人也,乃回心向道,哀求度世之方。於是老人授以長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真人告辭出門,回顧庄 居,不見其處。后遇華陽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得長生訣;入崆峒,於紫金四皓峰居之,再得玉匣秘訣,遂仙去。宋人《宣和書譜》說,漢鍾離唐時人,與呂洞賓 同時,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後人則呼之為漢鍾離。
據《東遊記》載,姓鍾離名權,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簡同日升天,度呂純陽而去。其傳聞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卷十九:“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
三、呂洞賓
呂洞賓(798-?),名岩,號純陽子,相傳為唐京兆人,或河中府(今山西永濟)人。《列仙全傳》卷六:呂岩,字洞賓,唐蒲州(山西永濟)人。兩舉 進士不第,年六十四,游長安酒肆,見雲房先生,求度世術,雲房十試洞賓,皆心無所動。乃攜洞賓至(終南)鶴嶺,傳以上清秘訣。洞賓既得道,始游江、淮,試 靈劍,除蛟害,隱顯變化四百餘年,人莫識之。呂洞賓又名呂祖,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相傳洞賓有詩云:
朝游蓬島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
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四、張果老
亦稱張果。相傳他久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唐武則天時已數百歲。則天曾遣使欲召見他,即佯死。後人復見其居恆州山中。唐玄宗時曾被召入宮中,演示 種種法術,並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唐李冗《獨異志》卷下:玄宗朝有張果老先生者,不知歲數,出於刑州,帝迎於內,禮敬甚,問無不知者。一旦有 道士葉靜能,亦多知解。玄宗問果老何人,靜能答曰:“臣即知之,然臣言訖即死,臣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敕臣,臣即能活。”帝許之。靜能曰“此混沌初分白 蝙蝠精。”言訖,七竅血流,偃仆於地。玄宗遽往,果老徐曰“此小兒多口過,不謫之,敗天地間事耳。”帝哀懇久之,果老以水?e其面,復生。其後果老辭歸邢 州所隱之處,俄然不知所往。
清翟顥《通俗編》(《叢書集成初編》本)卷二云:“張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疊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e之,還成驢矣。”“俗言張果 老倒騎驢,各傳記未雲;蓋倒騎驢,乃宋潘閬事。”明余象斗等《四遊記・東遊記》第二十回張果騎驢應召則云:“張果常乘一白驢,每倒騎之。”《古今圖書集 成・山川典》卷三七引《平陽府志》:“張果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世傳數百歲。嘗騎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疊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e之,復成 驢。今五老峰有張果洞,石上驢跡宛然,相傳為異。”
相傳唐玄宗初見張果時,曾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鍾?”張果說:“衰朽之歲,也沒有甚麼道術可依憑,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 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嗎?”於是在殿前當眾拔去鬢髮、殘牙。玄宗驚懼,叫人扶張果去內殿休息。一會兒張果回殿, 青鬢皓齒,容顏為之一新,眾人欽佩不已。於是,達官貴人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之秘訣,均被張果婉拒。
五、何仙姑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卷十八引明陳-?《羅浮志》:“何仙姑,廣州增城縣何泰之女也。唐天後時,住雲母溪。年十四五。一夕,夢神人教食雲母粉,可輕 身不死。因餌之,誓不嫁,常往來山頂,其形如飛。每朝去暮回,持山果歸貽其母,后遂辟穀。天後遣使召赴闕,中路失之。中宗景龍中,白日升仙。”又宋魏泰 《東軒筆錄》卷十四:“永州有何氏女,幼遇異人,與桃食之,遂不飢無漏。自是能逆知人禍福,鄉人神之,為構樓以居,世謂之何仙姑。”按:世傳何仙姑,紛歧 無定。如:《安慶府志》謂何為鹿所產,幼棲何道人家,故以何為姓。傳說何仙姑與呂洞賓起於同時,有人又說她是呂洞賓超度的趙仙姑(姓趙名何,零陵人),是 呂的弟子。
六、藍采和
南唐沈汾《續仙傳》:“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一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卧於雪中,氣出如蒸。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余。常醉踏歌云:
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上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歌詞多率爾而作,皆神仙意,人莫之測。但以錢與之,繩穿拖行,或散失亦不回顧。或見貧人即與之,或與酒家。周遊天下。人有為兒童時見者,及斑白見 之,顏狀如故。后踏歌濠梁間,於酒樓上乘醉,有雲鶴笙簫聲,忽然輕舉,於雲中擲下靴、衫、腰帶、拍板,冉冉而去。其靴衫等旋亦失亡。”又元無名氏雜劇《漢 鍾離度脫藍采和》,雲其為五代時藝人,名許堅。詩人元好問有“人笑藍衫似采和”詩句。
七、韓湘子
明汪雲鵬《列仙全傳》卷六云:韓湘子,字清夫,韓文公(唐散文家韓愈)之猶子(族孫)也。落魄不羈,遇純陽先生(呂洞賓),因從游。登桃樹墮死而屍 解,來見文公,公令作詩以觀其志。詩曰:“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公曰:“子豈能奪造化耶?”公即為開樽,果成佳醞;復聚土,無何,開碧花二朵,似牡 丹差大。花間擁出金字一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公讀之不解其意,湘曰:“他日自驗。”后公以諫佛骨事,謫官潮州。途中遇雪,俄有一 人,冒雪而來,乃湘也。曰:“公能憶花間之句乎?”公詢其地,即藍關,嗟嘆久之。曰:“吾為汝足成此詩。”即《韓集》中“一封朝奏九重天”云云。即與湘宿 藍關傳舍,方信湘之不誣也。湘辭去,出葯一瓢與公御瘴毒,公愴然,曰:“此後復有相見之期乎?”湘曰:“前期未可知也。”按: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上文所述事即由此附會而來。然詩題明載韓湘為其侄孫。至開頃刻花事則本於《酉陽雜俎》卷十九〈草篇〉所記而又有所增飾。明楊爾曾有《韓湘子全傳》三十回,見孫楷弟《中國通俗小說書目》。
八、曹國舅
相傳曹國舅,姓曹名友,宋代人。本為國舅,因其弟仗勢作惡,恐受牽累,遂散財濟貧,入山修道。後由漢鍾離、呂洞賓引入仙班。事見《東遊記》。又說他 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蟬蛻於徐州玉虛觀。或說曹國舅當系宋外戚曹佾的附會。《列仙全傳》卷七:“曹國舅,宋曹太后之弟也;因其弟每不法殺人後罔逃 國憲,舅深以為恥。遂隱跡山岩,精思慕道,得遇鍾離、純陽,遂引入仙班。”而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四云:“按《宋史》慈聖光憲太后弟曹佾,年七十二而 卒,未嘗有成仙之事。”
自老子《道德經》傳世以來,華夏子孫聞其道而修行者極多,得道成仙者亦不少,上述“八仙”僅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只要全心修 練,一旦開功開悟,都會神通大顯的。釋迦牟尼佛的兩個弟子目犍連和蓮花色被稱作神通第一,禪宗達摩來中國時一根蘆葦渡江,杭州靈隱寺的濟公和尚可以從峨嵋 山搬木頭,從井裡一根一根往上扔。世稱許真君或許旌陽的晉人許遜(239-374),相傳於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在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 飛升。漢代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臨去時把吃剩的丹藥撒在庭院里,雞犬吃了也一同升入仙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之謂矣。2010年7月南非世界盃 賽,德國水族館的章魚保羅預測八次,皆一一應驗。一時間章魚保羅的神算為世人所矚目,成了媒體聚焦。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人在迷中,被假象蒙蔽久矣!在大是大非面前,希望能識正邪、明是非;否則一旦真相大顯,後悔晚矣。
文/正見網
下面就傳說中的有關八仙的神通拾掇如次,供讀者參閱。
一、鐵拐李
李鐵拐,或稱鐵拐李。清褚人獲《堅瓠秘集》卷二引《仙縱》:鐵拐姓李,質本魁梧,早歲聞道,修真岩穴。時李老君與宛丘先生嘗降山齋,誨以道教。一 日,李將赴老君之約於華山,囑其徒曰:“吾魄在此,倘遊魂七日而不返,若方可化吾魄也。”徒以母病迅歸,六日化之。李至七日果歸,失魄無依,乃附以餓殍之 屍而起,故其形破惡耳。此為鐵拐李形陋之一說。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拐仙姓李,有足疾,西王母點化升仙,封東華教主,授以鐵杖一根,”此又為一說。 《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四零云:“李鐵拐或雲隋時峽人,名洪水,小字拐兒,又名鐵拐。常行丐於市,人皆賤之。后以鐵拐擲空,化為龍,乘龍而去。”此 可作后一說之補充。蓋以其自有“足疾”,“小字拐兒”,非因“借屍”而“跛惡”。
《辭海》採用“借屍”說,雲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肉身被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蓬首垢面,袒腹跛足,並用水噴 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即寫其事。或由李八百屍解故事附會而成,見《宋史・陳從信傳》。
二、漢鍾離
亦稱鍾離權,明汪雲鵬《列仙全傳》云:鍾離權,燕台人,號雲房先生,仕漢為大將,征吐蕃失利,獨騎奔逃山谷。迷路,夜入深林,遇一胡僧,引行數里, 見一村莊,曰:“此東華先生成道處。”揖別而去。良久,聞人語云:“此必碧眼胡人饒舌也。”一老人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抗聲前曰:“來者非漢大將軍鍾離權 耶?汝何不寄宿山僧之所?”真人聞而大驚,知其為異人也,乃回心向道,哀求度世之方。於是老人授以長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真人告辭出門,回顧庄 居,不見其處。后遇華陽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得長生訣;入崆峒,於紫金四皓峰居之,再得玉匣秘訣,遂仙去。宋人《宣和書譜》說,漢鍾離唐時人,與呂洞賓 同時,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權”,後人則呼之為漢鍾離。
據《東遊記》載,姓鍾離名權,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簡同日升天,度呂純陽而去。其傳聞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卷十九:“神仙鍾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於先生執弟子禮。”
三、呂洞賓
呂洞賓(798-?),名岩,號純陽子,相傳為唐京兆人,或河中府(今山西永濟)人。《列仙全傳》卷六:呂岩,字洞賓,唐蒲州(山西永濟)人。兩舉 進士不第,年六十四,游長安酒肆,見雲房先生,求度世術,雲房十試洞賓,皆心無所動。乃攜洞賓至(終南)鶴嶺,傳以上清秘訣。洞賓既得道,始游江、淮,試 靈劍,除蛟害,隱顯變化四百餘年,人莫識之。呂洞賓又名呂祖,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相傳洞賓有詩云:
朝游蓬島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
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四、張果老
亦稱張果。相傳他久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唐武則天時已數百歲。則天曾遣使欲召見他,即佯死。後人復見其居恆州山中。唐玄宗時曾被召入宮中,演示 種種法術,並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唐李冗《獨異志》卷下:玄宗朝有張果老先生者,不知歲數,出於刑州,帝迎於內,禮敬甚,問無不知者。一旦有 道士葉靜能,亦多知解。玄宗問果老何人,靜能答曰:“臣即知之,然臣言訖即死,臣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敕臣,臣即能活。”帝許之。靜能曰“此混沌初分白 蝙蝠精。”言訖,七竅血流,偃仆於地。玄宗遽往,果老徐曰“此小兒多口過,不謫之,敗天地間事耳。”帝哀懇久之,果老以水?e其面,復生。其後果老辭歸邢 州所隱之處,俄然不知所往。
清翟顥《通俗編》(《叢書集成初編》本)卷二云:“張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疊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e之,還成驢矣。”“俗言張果 老倒騎驢,各傳記未雲;蓋倒騎驢,乃宋潘閬事。”明余象斗等《四遊記・東遊記》第二十回張果騎驢應召則云:“張果常乘一白驢,每倒騎之。”《古今圖書集 成・山川典》卷三七引《平陽府志》:“張果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世傳數百歲。嘗騎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疊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e之,復成 驢。今五老峰有張果洞,石上驢跡宛然,相傳為異。”
相傳唐玄宗初見張果時,曾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鍾?”張果說:“衰朽之歲,也沒有甚麼道術可依憑,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 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嗎?”於是在殿前當眾拔去鬢髮、殘牙。玄宗驚懼,叫人扶張果去內殿休息。一會兒張果回殿, 青鬢皓齒,容顏為之一新,眾人欽佩不已。於是,達官貴人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之秘訣,均被張果婉拒。
五、何仙姑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卷十八引明陳-?《羅浮志》:“何仙姑,廣州增城縣何泰之女也。唐天後時,住雲母溪。年十四五。一夕,夢神人教食雲母粉,可輕 身不死。因餌之,誓不嫁,常往來山頂,其形如飛。每朝去暮回,持山果歸貽其母,后遂辟穀。天後遣使召赴闕,中路失之。中宗景龍中,白日升仙。”又宋魏泰 《東軒筆錄》卷十四:“永州有何氏女,幼遇異人,與桃食之,遂不飢無漏。自是能逆知人禍福,鄉人神之,為構樓以居,世謂之何仙姑。”按:世傳何仙姑,紛歧 無定。如:《安慶府志》謂何為鹿所產,幼棲何道人家,故以何為姓。傳說何仙姑與呂洞賓起於同時,有人又說她是呂洞賓超度的趙仙姑(姓趙名何,零陵人),是 呂的弟子。
六、藍采和
南唐沈汾《續仙傳》:“藍采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一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卧於雪中,氣出如蒸。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余。常醉踏歌云:
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上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歌詞多率爾而作,皆神仙意,人莫之測。但以錢與之,繩穿拖行,或散失亦不回顧。或見貧人即與之,或與酒家。周遊天下。人有為兒童時見者,及斑白見 之,顏狀如故。后踏歌濠梁間,於酒樓上乘醉,有雲鶴笙簫聲,忽然輕舉,於雲中擲下靴、衫、腰帶、拍板,冉冉而去。其靴衫等旋亦失亡。”又元無名氏雜劇《漢 鍾離度脫藍采和》,雲其為五代時藝人,名許堅。詩人元好問有“人笑藍衫似采和”詩句。
七、韓湘子
明汪雲鵬《列仙全傳》卷六云:韓湘子,字清夫,韓文公(唐散文家韓愈)之猶子(族孫)也。落魄不羈,遇純陽先生(呂洞賓),因從游。登桃樹墮死而屍 解,來見文公,公令作詩以觀其志。詩曰:“解造逡巡酒,能開頃刻花。”公曰:“子豈能奪造化耶?”公即為開樽,果成佳醞;復聚土,無何,開碧花二朵,似牡 丹差大。花間擁出金字一聯,云:“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公讀之不解其意,湘曰:“他日自驗。”后公以諫佛骨事,謫官潮州。途中遇雪,俄有一 人,冒雪而來,乃湘也。曰:“公能憶花間之句乎?”公詢其地,即藍關,嗟嘆久之。曰:“吾為汝足成此詩。”即《韓集》中“一封朝奏九重天”云云。即與湘宿 藍關傳舍,方信湘之不誣也。湘辭去,出葯一瓢與公御瘴毒,公愴然,曰:“此後復有相見之期乎?”湘曰:“前期未可知也。”按: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
欲為聖朝除弊事,敢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上文所述事即由此附會而來。然詩題明載韓湘為其侄孫。至開頃刻花事則本於《酉陽雜俎》卷十九〈草篇〉所記而又有所增飾。明楊爾曾有《韓湘子全傳》三十回,見孫楷弟《中國通俗小說書目》。
八、曹國舅
相傳曹國舅,姓曹名友,宋代人。本為國舅,因其弟仗勢作惡,恐受牽累,遂散財濟貧,入山修道。後由漢鍾離、呂洞賓引入仙班。事見《東遊記》。又說他 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蟬蛻於徐州玉虛觀。或說曹國舅當系宋外戚曹佾的附會。《列仙全傳》卷七:“曹國舅,宋曹太后之弟也;因其弟每不法殺人後罔逃 國憲,舅深以為恥。遂隱跡山岩,精思慕道,得遇鍾離、純陽,遂引入仙班。”而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四云:“按《宋史》慈聖光憲太后弟曹佾,年七十二而 卒,未嘗有成仙之事。”
自老子《道德經》傳世以來,華夏子孫聞其道而修行者極多,得道成仙者亦不少,上述“八仙”僅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只要全心修 練,一旦開功開悟,都會神通大顯的。釋迦牟尼佛的兩個弟子目犍連和蓮花色被稱作神通第一,禪宗達摩來中國時一根蘆葦渡江,杭州靈隱寺的濟公和尚可以從峨嵋 山搬木頭,從井裡一根一根往上扔。世稱許真君或許旌陽的晉人許遜(239-374),相傳於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在南昌西山,舉家四十二口拔宅 飛升。漢代淮南王劉安修煉成仙,臨去時把吃剩的丹藥撒在庭院里,雞犬吃了也一同升入仙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之謂矣。2010年7月南非世界盃 賽,德國水族館的章魚保羅預測八次,皆一一應驗。一時間章魚保羅的神算為世人所矚目,成了媒體聚焦。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乎!
人在迷中,被假象蒙蔽久矣!在大是大非面前,希望能識正邪、明是非;否則一旦真相大顯,後悔晚矣。
文/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