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話「飛天」(上)




當今天的人們漫步在中國諸多的石窟佛寺中時,常常會在其絢爛的壁畫中、在石窟藻井的四角和垂幔上、在龕楣佛光和蓮花化生旁、在佛頂的華縵下邊,發現天衣飛揚、飄帶飛捲、婀娜多姿且恣意飛行的女性形象。她們飄蕩在莊嚴肅穆的佛說法之際,飄蕩在鼓樂齊鳴的天國盛況中,飄蕩在規模宏偉的天國樓台亭閣中,如行雲流水,身輕似燕,時而有花雨灑落,整個石窟和佛寺也因此靈動了許多。她們有一個好聽而且非常形象的中文名字:飛天。但是她們卻源自古老的印度神話,而且有著不凡的發展歷程。

飛天溯源

「天」是古印度語「Deva」、「Sura」的漢語翻譯,在佛教中,他不僅指天國、天堂,還指一種最高的、最理想的境界。有時還指神本身,如「功德天」、「吉祥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唐藏《金光明經疏》中就說:「外國呼神亦為天。」「飛天」顧名思義,就是指空中飛行的天神。其特徵是沒有翅膀,沒有羽毛,憑借飄曳的衣裙、飛舞的綵帶凌空翱翔。

根據佛經記載,飛天是由「乾闥婆」和「緊那羅」二神演變而來的。乾闥婆,梵文Gandharva的音譯,意思是天歌神,他在天國裡常飛游於菩提樹下、雲霓彩霧之間,歌舞散花,因此,又稱其為「香音神」、「香神」或「音樂之神」。「緊那羅」,梵文Kipnara的音譯,意思是天樂神,傳說是乾闥婆的妻子,善於歌舞。她主要在天國世界中,為佛陀、菩薩、眾神等表演舞蹈,但不能飛翔在雲霄。後來二者合而為一,演化出了後世的飛天。

此外,佛教還將二神列入「天龍八部」。佛經記載,天龍八部是護衛佛的八位護法神。每當佛講經說法時,他們就會凌空飛舞,奏樂散花。

佛教大約是在東漢末年傳入中國的,而飛天形像也是在此之後開始在中原大地登台亮相。中國典籍中最早出現「飛天」一詞的是成書於東魏(公元547年)的《洛陽伽藍記》,其卷二記載道:「石橋南道,有景興尼寺,亦閹官等所共立也。有金像輦,去地三尺,施寶蓋,四面垂金鈴七寶珠,飛天伎樂,望之雲表。」而出現飛天伎樂的南北朝時期正是佛法開始興盛的時期。隨後,在西魏時期開鑿的敦煌莫高窟中也出現了持樂歌舞的飛天形像。

到了佛法發展到鼎盛的隋唐時期,隨著眾多石窟的開鑿、佛寺的建造,曼妙的飛天形像遍佈中國各地,乾闥婆和緊那羅之間的差別已經無法分辯了。為了將由乾闥婆和緊那羅二神化來的飛天與樂伎區分開來,後世的一些學者將早期天宮奏樂的乾闥婆定名為天宮樂伎,把後來合為一體、持樂歌舞的飛天定名為飛天樂伎。

「飛天」與「飛仙」

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中國就存在關於羽人形像的記載,而土生土長的道家修煉更有羽化成仙之說,成仙後的人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山海經》記載:「羽民國在其東南,自生羽,其人為長頰。」「有羽人之國,不死之民。是以羽民即仙人也。」屈原在《楚辭.遠遊》中寫道:「仍羽人於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後來宋《太平御覽》卷622引《天仙品》說:「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云飛仙。」

從一些出土墓葬中的繪畫和雕刻中,可以找到一些「飛仙」的蹤跡。比如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帛畫中,就有神仙、羽人的造型;還有河南南陽出土的石刻中,有《羽人朱雀白虎圖》和《翼虎羽人圖》等,表現了飛翔的羽人形像。雲貴地區、兩廣以及雲南出土的公元前五世紀至三世紀的部分青銅器上,有頭飾羽毛、羽冠,或身披羽衣,衣著羽尾的人物圖像。再如甘肅酒泉丁家閘晉代墓葬壁畫中,亦有羽人升仙的圖形。

在佛教傳入中國後的魏晉南北朝初期,人們還將壁畫中的飛天亦稱「飛仙」。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傳揚並走向興盛,外來的「飛天」和中國本土的「飛仙」逐漸有了特指的範圍,即將佛教石窟壁畫中的空中飛神稱為「飛天」,而「飛仙」則專指道家中得道成仙之人或能在空中飛行的天神,如「天仙」、「赤腳大仙」等。

不同時期的飛天形像

「飛天」的形像最早誕生於古印度,後傳入中國,逐漸與中國的藝術風格相融合。由於民族、地域等的差異,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飛天形像也存在著諸多不同。

早期印度的飛天形像具有如下特點:一、受希臘藝術雕刻影響,雕塑飛天多為浮雕,人體造型完美,比例適度,強調女性的自然美感,但缺少動感。二、繪畫中的飛天造型以色塊為主,注重寫實,用色濃重。三、飛天有男性,但多為女性形像,女性飛天具有印度本土特徵:臉型略方,長眉大眼,眉間有痣,豐乳寬臀,半裸或袒露右肩;此外,頭戴花冠、花環,肩披長巾,腹部裹著長裙,赤足,有耳環、腰環、腳鈴等裝飾。

她們常常是頭部向左,胸部向右扭轉,臀部左聳,形成優美的S形。但沒有衣裙飄帶,缺乏動感。四、此時飛天構圖多為單身、成雙或左右對稱,多出現在神像上方、門楣等處,缺少群體飛天。

隨著佛法的東傳,西域人開始沐浴在佛法的輝光中。在今天新疆遺存的石窟中,我們可以找到與古印度近似的以及後來逐漸演變的帶有中國本土特色的飛天形像。大約在東漢末年,沿著絲綢之路,佛法向中原內陸傳播,飛天的形像也伴隨著其他神佛的形像逐步為漢地藝術家們所瞭解。

在絲綢之路上開鑿的位於今甘肅省的敦煌石窟(包括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中,可以說保存了自公元366年到公元1368年近1000年的壁畫雕刻,其中壁畫中的飛天形像差不多有6000身,而且大多保存完好,涵蓋了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到元代的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形像,其藝術水平之高、之絢麗亦居全國之冠。

而其中尤以莫高窟最為有名,其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據常書鴻先生在《敦煌飛天大型藝術畫冊.序言》中說,「總計4500餘身」。以下將以敦煌石窟為例,進一步瞭解一下壁畫中所展現的不同時期飛天的特徵,以及是如何與中原文化結合在一起的。

第一個時期:

北涼至西魏時期。該時期的敦煌飛天受到古印度與西域飛天的影響,具有強烈的外來特徵。北涼時的飛天為男性,頭有圓光、頭束髮髻,臉型橢圓,深目高鼻,上身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多畫在窟頂藻井的裝飾中,以及佛龕上沿和本生故事畫主體人物的頭頂。

由於繪畫技法上的原因,隨著歲月的流逝,顏色逐漸褪變,存留到現在的飛天都是白鼻樑、白眼珠,與西域龜茲等石窟中的飛天頗為相似。目前敦煌莫高窟中有北涼時期開鑿的三個石窟,代表是第272窟、275窟。第275窟北壁畫中的飛天頭上就有圓光,戴印度五珠寶冠,身體呈「V」字形,雙腳上翹,或分手,或合手,用身體的扭曲來代表飛動,但似乎還有些僵硬。

北魏時期開鑿的石窟壁畫中的飛天,不僅畫在窟頂、窟頂藻井、故事畫、佛龕上面,還畫在說法圖、佛龕內兩側。他們部分保留了西域飛天的特點,但還有一些飛天的造型有了漢化的傾向,具體來說:臉型由圓潤變的修長,五官勻稱,身材比例加長,有的腿部相當於腰身的兩倍。

而且開始使用漢民族的巾帶表示飛翔,飛翔姿態更為多樣,有振臂騰飛,有合手下飛,有遨遊天際,飄過之處,朵朵香花飄落。此時,繪畫手法似更為嫻熟,著色逐漸豐富,飛天的線條描繪也更加自如。代表是莫高窟中的第251 窟、248窟。

西魏時期,西域式飛天繼續與中原文化相融合,出現了新的飛天形像。首先是飛天造型基本傾向女性。她們身材修長,面瘦頸長,直鼻秀眼,眉細疏朗,嘴角上翹,微含笑意,完全具有了中原漢民族的外貌特徵;此外,還頭束高髻或披肩長髮,上身半裸,腰繫長裙 ,肩披綵帶,在雲中飛舞,體態婀娜,飄逸輕盈。

其次,伎樂飛天增多。作為香音神的乾闥婆和作為歌舞神的緊那羅已經合為一體,構成了懷抱樂器、翱翔於天國新的飛天形像,即散花飛天和伎樂飛天。這時的線條描繪更加準確,著色也更加豐富艷麗。代表是莫高窟第249窟西壁佛龕內上方的四身伎樂飛天和282窟南壁上層的12身飛天。在飛揚、旋轉的香花中,那12身手持不同樂器的飛天,迎風而翔,非常動人。

/文:正見網

按讚加入 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看見更多神傳文化的內涵